钢铁是怎样练成的(经典全译版)

时间:2014-11-22 20:18:33编辑:阅读次数:

《钢铁是怎样练成的(经典全译版)》内容简介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经典全译版)》主要介绍了主人公保尔如何从旧社会的一个尝尽生活艰辛的少年成长为出色的布尔什维克战士,并同艰难困苦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在身体残疾、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依然不屈不挠,努力寻找自身的人生价值,赞扬了保尔为共产主义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钢铁是怎样练成的(经典全译版)》编辑推荐

主要介绍了主人公保尔如何从旧社会的一个尝尽生活艰辛的少年成长为出色的布尔什维克战士,并同艰难困苦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在身体残疾、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依然不屈不挠,努力寻找自身的人生价值,赞扬了保尔为共产主义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钢铁是怎样练成的(经典全译版)》目录

第一卷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二卷
第一童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钢铁是怎样练成的(经典全译版)》作者简介

(苏联)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出生于工人家庭,读过三年小学。1919年,加入共青团并参加红军同白匪作战。1923—1924年担任共青团工作。1924年加入共产党。1927年因病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他以惊人毅力写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934年6月被接受为苏联作家协会会员,1935年10月被授予列宁勋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文学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仅在苏联就印刷了六百多次,发行量达三千多万册。早在1942年就译成中文,成为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经典译作。就它对读者影响的广度和深度来说,在世界文学史上是独无二的。

 

《钢铁是怎样练成的(经典全译版)》译者简介

译者:周露
周露,女,1965年生,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教师,俄罗斯语言文学专业硕士。1996年被评为副教授。1998年获得国家教委留学基金,赴乌克兰奥德萨国立大学做普访一年。从事俄罗斯语言文学教学工作多年,发表过《间谍之死》、《觅》等翻译作品。获得过两项科研资助:1.浙江省科技厅《斯拉夫神话及其民族文化研究》。2.浙江大学侨福基金《民族性在拉斯普金作品中的反映》。发表过科研论文多篇。

 

《钢铁是怎样练成的(经典全译版)》试阅

第一章
“节前到我家补考的,统统站起来!”
一个身穿法衣、脖子上挂着沉重的十字架的胖子,气势汹汹地瞪着全班的学生。
他那对凶恶的小眼睛似乎要刺穿从座位上站起来的六个孩子——四个男孩、两个女孩。他们全都惶恐地注视着他。
“你们坐下,”神父朝两个女孩挥挥手。
她们赶紧坐下,松了一口气。
瓦西里神父的一对小眼睛紧盯着四个男孩。
“过来,小鬼!”
瓦西里神父站起来,推开椅子,走到挤成一块儿的男孩跟前。
“你们这些小捣蛋,谁抽烟?”
四个男孩小声回答:
“神父,我们不抽烟。”
神父的脸气得通红。
“小混蛋们,你们不抽烟,那么谁往面团里撒烟末的?不抽烟吗?咱们这就来瞧瞧!把口袋翻过来!快!没听见我的话吗?翻过来!”
三个男孩自动掏出口袋里的东西放到桌子上。
神父仔细地检查口袋的线缝,想找出一点烟末儿,但什么也没找到,便转而逼视第四个男孩。他长着一对黑眼睛,穿着灰衬衣和膝盖上打着补丁的蓝裤子。
“你干吗像木头似地站着?”
黑眼睛男孩强压住心头的仇恨,瞧着神父,低声回答:
“我没有口袋,”他边说边用手摸摸缝死的袋口。
“哼,没有口袋!你以为这样一来,我就不知道谁搞的恶作剧——糟蹋面团了!你以为这次还能留在学校里吗?不,小鬼,没那么容易。上次是你母亲恳求才把你留下的,这回可饶不了你。给我滚出去!”他狠狠地揪住男孩的耳朵,把他推到走廊里,随手关上了门。
教室里寂静无声,大家都耷拉着脑袋。谁也不知道,保尔·柯察金为什么被赶出学校。只有保尔的好朋友谢廖沙·勃鲁扎克明白事情的缘由。他们六个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去神父家补考,在厨房里等候神父的时候,他亲眼看见保尔掏出一撮烟末,撒在神父家准备做复活节糕的面团上。
被赶出来的保尔坐在校门口最下面的一层台阶上。他想,母亲在税务官家当厨娘,每天从早忙到晚,对他又那么关心,这下回家该怎么跟母亲说呢?
泪水哽住了保尔的喉咙。
“现在我该怎么办呢?全怪这该死的神父。可为什么我要撒烟末呢?都是谢廖沙怂恿我干的。他说:‘来,咱们给这可恶的老畜生撒一把。’这不,真的撒上去了。现在谢廖沙啥事也没有,而我呢,却很可能要被开除。”
保尔和瓦西里神父早就结了仇。有一天,他和米什卡·列夫丘科夫打架,老师罚他“不准回家吃饭”。为了不让他独自在空荡荡的教室里淘气,便把他带到高年级的教室。保尔在后面的凳子上坐了下来。
那个高年级的教师瘦瘦的,穿着黑色的上衣,正在讲解地球和天体。保尔惊奇地张大嘴巴,听着他讲地球已经存在好几百万年了,星星跟地球也很相像。他觉得非常惊讶,真想站起来跟老师说:“《圣经》上可不是这么说的。”可是他生怕挨罚,没敢问。
保尔是信教的。她母亲是个教徒,常给他讲圣经上的道理。他坚信世界是上帝创造的,而且并非几百万年以前,而是不久以前的事。
保尔的圣经课,神父总是给他打满分。祈祷文、《新约》和《旧约》他都背得滚瓜烂熟:上帝在哪一天创造了哪种东西他都记得一清二楚。保尔决定问问瓦西里神父。到了下一次上圣经课的时候,神父刚坐到椅子上,保尔就举起了手。一得到允许,他便站起来问:
“神父,为什么高年级的老师说,地球已经存在了好几百万年.并不像《圣经》上说的五千年……’突然他被瓦西里神父的尖叫声打断了话头:
“混帐东西,你胡说些什么?原来你是这么学圣经的!”
保尔还没来得及分辩,神父已经揪住他的两只耳朵,把他的头往墙上撞。一分钟后,给撞得鼻青脸肿和吓得半死的他,已经被神父推到走廊上去了。
回到家,保尔又遭到母亲的一顿痛骂。
第二天,他母亲到学校里,恳求瓦西里神父让她的儿子回校念书。从那时起,保尔就恨透了神父。既恨他,又怕他。他从不饶恕任何稍微侮辱过他的人,当然更不会忘记神父这顿没来由的体罚。他把仇恨埋藏在心,不露声色。
后来这男孩还受到瓦西里神父许多次小的侮辱:往往为了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神父就把他赶出教室,接连好几个星期罚他站墙角。而且从此不再过问他的功课。这样一来,他不得不在复活节②前和几个考试不及格的同学一起到神父家补考。他们在厨房等候的时候,他把一撮烟末儿撒进了做复活节蛋糕用的面团里。
谁也没看见这件事,但是神父还是一下子就猜出是谁干的。
……下课了,孩子们全都拥到院子里,围住保尔。他脸色阴沉,一言不发。谢廖沙在教室里没有出来,他觉得自己也有过错,可又想不出任何办法来帮助朋友。
校长叶弗列姆-瓦西里耶维奇从教师办公室的窗口探出头来,他那低沉的嗓音把保尔吓得打了个哆嗦。
“叫柯察金马上到我这儿来!”他喊道。
保尔的心怦怦直跳,朝教师办公室走去。
车站食堂的老板已上了年纪,面色苍白,双眼无神。他朝站在一旁的保尔瞥了一眼。
“他多大了?”
“十二了。”母亲回答。
“也行,让他留下吧。条件是这样:工钱每月八卢布,干活的时候管饭,当班一天一夜,回家歇一天一夜,可不许偷东西。”
“瞧您说的,他不会的!他绝不会偷东西的,我敢担保。”母亲慌忙说。
“那让他今天就上工吧。”老板命令说,随即转身关照站在柜台后面的女招待:“齐娜,带这男孩到洗碗间去,让弗茹霞给他派活,顶格里什卡。”
女招待放下正在切火腿的刀子,冲保尔点点头,就穿过大厅,朝通往洗碗间的边门走去。保尔跟在她后面。母亲一面紧随其后,一面低声叮嘱:
“保尔,亲爱的,你干活可要勤快点,别让自己丢脸啊。”
她用忧郁的目光送走了儿子,然后才朝门口走去。
洗碗间里忙得一塌糊涂:桌子上堆着一大堆碗碟和刀叉,几个女工用搭在肩膀上的毛巾不停地在擦这些餐具。
有个男孩年纪比保尔稍大一点,长着一头蓬乱的火红色头发,正在对付两个大茶炉。
……

 

《钢铁是怎样练成的(经典全译版)》前言

2005年9月至2006年8月,笔者有幸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赴莫斯科国立大学访学一年。在这一年里,笔者有幸多次拜访了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特维尔大街9号的尼·奥斯特洛夫斯基国家博物馆。该博物馆现已改名为征服者博物馆,主要举办残障人士的各种事迹及作品展,大概源于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身世与奋斗精神和残障人士自强不息的追求有某种吻合之处吧。该博物馆也是俄中友协的活动基地,凡俄中友协的重要活动均在此处举行。但是二楼的奥斯特洛夫斯基纪念厅还在,纪念厅正面悬挂的红旗、镰刀、斧头分外醒目。纪念厅里陈列着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生平事迹介绍、各种图片及有关手稿。再往里走有个小房间,奥斯特洛夫斯基就是在这里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岁月。房间里的摆设一如作者在世时的原貌,未有丝毫的改动。伫立在这间小房间里,70余年的光阴流逝似乎戛然而止,笔者似乎进入了一场与作家超越时空的对话与精神交流。
作家尼古拉·阿历克塞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年出生于乌克兰一个工人家庭,自幼家境贫寒。他只念了三年小学,十岁左右就开始独立谋生,饱尝生活的艰辛与屈辱。奥斯特洛夫斯基干过各种各样的活,如帮人家放马,在车站食堂当小伙计,在发电厂当司炉工等。年仅13岁,他就开始参加革命活动,冒着生命危险完成地下党组织交给自己的各项任务。1919年春,苏维埃政权在故乡舍彼托夫卡市确立,15岁的奥斯特洛夫斯基成为该市最早的五名共青团员之一。同年8月,他悄悄告别亲人,奔赴前线,加入第一骑兵团,立下赫赫战功。次年8月,他在攻克里沃夫城的战斗中身负重伤,右眼几乎失明,只得转业。伤痛毁坏了未来作家的健康,但是他离不开火热的斗争生活。他先是到一家铁路工厂当助理电机师,后又自愿报名参加修筑铁路的突击队。在工地上,他不幸染上了伤寒与风湿病。大病未愈,他又积极参加在第伯聂河上抢捞木柴的紧张劳动。因为长时间浸泡在齐腰深的冰水中,致使风湿病日趋严重,很快并发成多发性关节炎、肺炎。从此健康日益恶化,1928年双目失明,到1930年他已全身瘫痪,只有肘关节以上的双手还能活动。但是正是在遭受疾病折磨之时,他决定利用文艺武器重返战斗岗位。1928年首次尝试根据战斗回忆撰写中篇小说,可惜唯一的手稿在外地战友阅后寄回途中丢失了。
经历了短暂的懊丧之后,他重新投入到创作中。1930年11月开始创作为他带来世界声誉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双目失明、后期只能凭借口述的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于1933年完成了这项伟大的创作。他在致友人的信中写道:“只有我们这样的人,只有像我们这样发疯似地爱生活、爱斗争、爱那新的更好的新世界的建设工作的人,只有我们这样能够了解并且看到生活的全部意义的人才不会随便死去,哪怕只有一点机会,就不能放弃生活!”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生便是对这段话的真实写照及最好注解。值得一提的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出版,远非像小说中描写得那么幸运。在遭遇了一次退稿之后,虽然小说的第一部和第二部已分别于1932年和1934年分11期刊登在一本杂志上,然而整整三年,评论界对它不置一词,似乎根本没有注意到这部作品的存在。直到1935年3月17日《真理报》上刊登了长篇通讯报道《英勇》之后,尼·奥斯特洛夫斯基才一夜成名,成为一个传奇式的英雄人物。同年10月,他被授予国家级最高荣誉——列宁勋章。1936年12月,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莫斯科与世长辞。
综观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生,我们不难发现,作家的经历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但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并不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作者说:“我这个长篇首先是一部艺术作品,在这个长篇里我使用了虚构的权利。”作者的意图是“要在作品中创造一种典型,一种在我们的时代——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青年革命者的典型。”小说通过对保尔·柯察金成长历程的描述,从中折射出特定时代的战斗烽火、建设场景、社会生活风貌,具有独特的认识作用与教育价值。保尔·柯察金是作者着力塑造的中心人物,也是书中塑造得最为成功的共产主义战士形象。在老布尔什维克朱赫来的影响下,保尔从一位自发的抗争者成长为自觉的革命者。他时刻把党和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血与火的战争年代,他和父兄们一起驰骋于疆场,同外国武装干涉者和白匪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经济建设时期,保尔又以全部热情投入到和平劳动之中,他那种拼命三郎式的苦干精神和实干精神,正是第一代建设者们崇高品质的真实写照。保尔从未屈膝投降过,随时准备承受对自己最沉重的打击。他经受住了一切考验,包括监狱、战争、工作、友谊、爱情、疾病、挫折的考验。在对待集体与个人、公与私、生与死等重大问题上,保尔表现出崇高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在一系列常人难以想象和承受的磨难中,保尔百炼成钢。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钢铁战士的形象显得愈加丰满生动、光彩照人。他超越时空,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拨动着数代人的心弦。
至于为何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书名,作者在答英国记者问时作了如下精辟的解释:“钢是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而成的。只有这样它才能成为坚硬的,什么都不惧怕。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这样的斗争中、在艰苦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且学会了在生活面前不颓废。”这个书名形象地概括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自己这一代人的成长道路和思想性格。通过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小说形象地告诉青年一代,什么是共产主义理想,如何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努力奋斗以及应该怎样生活才有意义。保尔身上所体现出的对人生的追求,执着的拼搏奉献精神以及对人生的坚定信念,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也永远不会过时。如今对许多读者而言,保尔已经成为道德的楷模。他对理想的坚定信念、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刚强的性格,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都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为美好的理想而奋斗。
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不仅描写了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炽热的革命热情,同时也描写了风花雪月的爱情故事。其中少年保尔与冬妮亚纯真的初恋之情、青年保尔与丽达朦胧的恋情以及保尔与达雅真挚的夫妻之情的描写都非常引人入胜,特别是保尔与冬妮亚之间那段纯美的青春之情曾引起过多少少男少女美好的联想,“冬妮亚”这三个字以它所特有的异国情调和神秘婉约的意象搭配,温暖过多少渴望爱情的心灵。当然保尔的爱情抉择均以革命事业为基础。虽然他与冬妮亚之间有着纯美的恋情,但是当他发现冬妮亚不能与工人阶级站在一起时,便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分手。也许有人会说保尔不近人情,但是如果我们深入地了解了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保尔的革命情怀,那么保尔的选择也就不难理解了。
本译本根据苏联青年近卫军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新版三卷本《奥斯特洛夫斯基文集》中的小说原文译出。新《文集》的编者认为,这个校正过的版本是在最大程度上符合作品原貌的,可以作为今后再版的依据。为了方便读者阅读,保持阅读的连贯性,我们将原文中的附注直接植入作品中。新增加的内容中有一部分是因为历史原因被删去的。在新译本中,保尔的形象将更加丰满,他也曾信过教,也曾参加过工人反对派。在新译本中,读者也能读到一些后来被清洗的苏共早期领导人的名字。因此可以说该译本在最大程度上还原了名著的本来面目,有助于读者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作者的创作思路及时代风云的变迁。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苏联国内外均拥有众多的读者,先后被译成二十种文字,在二十六个国家出版。我国团中央早在1989年就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列为给青年人树立“人生的路标”十本必读书目中的第一本。许多学校、单位在选定青少年必读书目时,都把该书作为首选书目。著名作家黎汝青写道:“如果按我的阅读顺序来谈我的喜爱,在我青年时代,给我影响最大的是前苏联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且不说它的主人翁保尔·柯察金的形象如何鲜明、生动、丰满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仅是他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就影响了多少人的生活。”因此,在培养青少年人生理想方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确实是一部值得推荐、值得一读的艺术精品。
谨以此书献给我国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