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教育局,各高等学校,各省属中等职业学校,厅直属实验学校:
2018年,全省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这条主线,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弘扬共筑美好生活梦想的时代新风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新时代河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丰润道德滋养、良好文化条件。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十九大的主线和灵魂。要把持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1.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要认真贯彻上级有关精神,统一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点内容完整反映、有机融入教学大纲,在课时、学分、评价等方面作出具体安排。要通过集体备课、名师引领、联合攻关和公开观摩等方式,精心编写教学方案,推出一批精彩教案、精彩课件、精彩案例和精彩微课;要注重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认知规律,严谨生动、深入浅出地讲清楚、讲明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把思想的魅力讲出来,把信仰的味道讲出来,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在深刻理解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基础上,切实增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拥戴核心维护核心和热爱人民奉献人民的深厚情感。
2.深化宣传研究阐释工作。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历史方位的重大判断、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的历史性变革、“五位一体”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及省委做出的谱写中原更加出彩新篇章的战略举措等内容,发挥高校学科和人才优势,深入开展理论阐释与实践研究。高校智库和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要整合多学科力量,推进深入研究,举办“大学智库论坛”、设立重大攻关课题、评选优秀成果等,推出一批高质量、有深度、有分量的理论研究成果,并及时将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和政府决策参考。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启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领航计划,开展大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果展示交流活动;组建百名专家宣讲团、建设一批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示范课堂;开展“我的中国梦”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开展“我与‘两个一百年’”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启动“我与中原共出彩”主题实践活动;把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长点,打造线上线下两个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相互呼应、协同运作的平台,构建立体化、跨时空、零距离的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空间。
二、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组织先进模范校园巡讲,开展教书育人楷模、教师和大学生年度人物等评选表彰,发挥榜样群体的示范引领作用。实施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工程,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打造一批校园文化建设优秀品牌,提升校园文明程度,引导大学生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1.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持续贯彻落实《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和《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坚持贯穿结合融入、落细落小落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教书育人全过程,引导师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继续保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明河南的宣传普及和理论阐释力度,在校园设立主题宣传墙、宣传栏;把核心价值观、文明河南的基本要求融入校训、校歌、学生守则、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活动,嵌入升旗、入党、入团等宣誓仪式。采取时政点评、专家解读、网友互动和网络直播等形式,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上展播,发挥网络育人功能。
2.进一步加强师生思想道德建设。加快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让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广泛开展道德模范学习宣传,通过道德讲堂、校园巡讲,广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进一步凝聚崇德向善的强大正能量,引导师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统筹推进活动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举办全省中职文明风采竞赛活动,积极组织参加全国中职文明风采竞赛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3.持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中华文化传承工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组织大学生学习中华文化重要典籍,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在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历史学、新闻学、文学等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持续开展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戏曲进校园等活动,邀请传统文化名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进校园进课堂,打造一批富有中原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线开放课程。加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深化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充分利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成果,深入挖掘中原特色文化资源,传承和弘扬中原大地的优秀传统和先进文化。持续开展“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廉政文化作品征集暨廉洁教育等系列活动。
三、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创建
1.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坚持把学雷锋志愿服务作为践行核心价值观、推进文明河南建设的重要载体,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引导师生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广泛开展服务百姓健康、关爱山川河流、关爱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邻里守望”、巾帼志愿者、青年文明号、阳光助残等各种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和扶贫帮困、慈善捐助等公益活动,使雷锋精神渗透到师生教学科研生活的各个方面,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建立健全普法和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积极开展法律志愿服务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加大志愿服务宣传力度,开展优秀志愿者评选活动。
2.深化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会同省文明办制定创建省级文明校园实施细则和测评细则。在开展好以“创建文明班级、争当文明教师、争当文明学生”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系统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基础上,将实施“争创文明网络社区、争当文明校园网民”等网络文明建设活动。推动各大中小学校围绕思想道德建设、领导班子、教师队伍、校园文化、优美环境、活动阵地等方面开展工作,形成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热潮。积极推进高校校园文化育人,加强高校校园文化知名品牌和特色品牌重点项目建设。发现和培养文明校园创建典型,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深化高校实践育人工作。
3.持续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建设平安、健康、文明、和谐校园,推动全省学校形成务实向上的校园文明风尚,建设体现时代特征、职业特色和专业特点的学校校园文化。切实加强诚信教育,把诚信贯穿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强化德育课、思政课以及道德实践中契约精神教育、专题法制教育,嵌入到成人礼、毕业典礼等仪式中,推动建立学生诚信评价考核办法。
四、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1.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筑牢青少年一代思想根基。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继续组织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华人少年作文大赛和“最美孝心少年”等活动,进一步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涵,提高活动水平,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贯彻落实国家家庭教育“十三五”规划,进一步完善教育系统的家庭教育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科学研究,建立家庭教育研究基地,开展家庭教育理论研究、监测评估和实践探索;创建一批家庭教育示范区和示范校,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家庭教育健康发展。充分发挥校外活动场所育人功能。继续实施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校外教育事业发展项目,推进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和基地建设。对各地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进行评估,促进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的规范化管理。加强对德育工作人员的培训,评选河南省中小学优秀德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和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建立对品德优秀学生的激励机制,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促进年轻一代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2.加强体育美育工作。以促进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改善、人文素养和审美修养提升等为目标,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持续推进“每天两个大课间”或者“每天一次活动课”,扎实推进校园足球工作。开足开齐体育美育课程,破解体音美师资短缺问题。推动中招艺术考试逐步扩大范围。实施“高校原创文化经典推广行动计划”,支持师生原创歌剧、舞蹈、音乐、影视等文艺精品扩大影响力和辐射力。
3.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结合中职学生成长状况和实际需求,办好用好学校道德讲堂、班级道德讲堂,大力宣传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先进事迹。加强心理健康咨询室建设,持续性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和减少学生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的发生。举办第十二届全省中职文明风采竞赛活动,并推动竞赛现场化,参加全国中职文明风采竞赛活动。完善创建标准,继续评审、认定省级“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继续开展省级优秀学生、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及先进班集体评选活动。
4.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持续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我省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精神,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一是组织实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情况自查督查,分析形势与问题,提出加强和改进措施。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贯彻中央、省委关于意识形态(含网络)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细则)及测评办法,强化高校党委政治责任和主体责任,健全高校党委、纪委领导听课监督制度。高校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化和规范化。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
二是持续开展师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工作;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举办高校形势与政策集体备课班,落实好领导干部上讲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持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月)活动,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性单位创建工作。
三是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宏观指导作用。开展“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年”活动,组织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择优推广计划”项目,组织开展全员参加的分课程、分专题教学展示活动,在培育一批精彩教案、精彩课件、精彩课堂和精彩微课基础上,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比赛。
四是推进全省高校网络信息安全研究与分析中心建设,在首批网络文化建设试点高校推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机APP“指点”使用;发挥全省高校宣传部长、学工部长、维稳办主任、网评员QQ和微信群便捷沟通、舆论引导等作用。组织“大学生网络文化节”“网络文明进校园”等网络文化建设活动,推广展示一批“网络名篇名作”。
五、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1.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充分发挥高校党委的领导和把关作用,严格教师资格和准入制度,完善外籍教师和海外人才引进使用管理办法,把好教师交流、引进、培养使用关口,保证教师队伍建设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培养造就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教育引导教师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同感。要健全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定期对全体教师特别是新聘用教师、青年教师、归国留学人员、出国访学教师加强培训。
2.健全师德建设机制。认真落实教育部和我省《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教师师德考核档案,将师德表现作为职称评聘、评先评优等的首要条件,对有师德禁行行为的、师德考核不合格的实行“一票否决”。加强师德师风宣传教育,组织开展学习师德典型、深化学术诚信教育等活动,注重发挥“感动中原”教育人物、最美教师等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广大教师切实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成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践行者。要坚持严格管理监督与激励关怀相结合,及时了解关注教师思想状况和实际诉求,多做统一思想、化解矛盾的工作,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工作。
2018年3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