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经济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8年度)
时间:2019-03-07 15:54:27
阅读次数:
根据教育部《关于编制和发布2018年度中等职业学校质量报告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8〕151号)和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18年度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编制和发布工作的通知》教办职成[2018]854号文件精神,现将本校2018年度教育质量状况报告如下:
1.学校情况
1.1学校概况
河南省洛阳经济学校是一所全日制省属公办普通中等专业学校,直属于河南省供销合作总社。学校始终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深化校企业合作、产教融合,坚持“德育为先、技能为本,特色强校、内涵发展”的办学理念,确立了培养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学校坚持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以联办高等职业教育、成人本科教育和短期培训、技能鉴定为补充,形成了多层次办学格局。
学校成立于1984年,位于洛常路168号,占地面积100亩,校园面积56575.4㎡,总建筑面积39245.87㎡,各类办学设施配套齐全,校舍建筑面积36767.27㎡,教学用房面积7469.62㎡,实验实训场所建筑面积14633.33㎡,设备总值2974万元。学校总资产14802.76万元,新增资产1598.53万元。学校校园规划设计科学、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学校拥有先进、完备的多媒体教学和实训条件。建有汽车运用与维修实训基地、航空与无人机实训基地、机电工程实训基地、电子商务实训基地、计算机技术与网络实训基地、艺术设计实训基地、会计模拟实训基地等实训场所,涵盖学校的所有骨干专业,可满足专业实训教学需要。学校建成了功能完善、信息化程度高的数字化校园网络系统,实现了办公、教学、学生管理等全过程的信息化。
学校从专业对接产业、对接就业出发,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为目标,不断实施专业优化,调整专业结构,目前已开设汽车工程、商贸信息、财税金融、机电工程、航空服务、艺术设计六大类23个专业,其中工科类专业约占70%。其中计算机应用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被河南省教育厅认定为省级示范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技术专业是洛阳市特色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会计电算化专业是国家改革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目前学校在职教职工280人,其中专任教师数165人,全部达到本科以上学历,其中学科带头人15名,“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69.5%。同时还聘请行业专家、企业技术能手、能工巧匠15人,担任专业教学和技能实训指导教师。2018年,我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办人民满意职业教育为目标,以提升办学质量为核心,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构建全面育人机制,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先后被省教育厅评为招生工作先进单位、全省中等职业教育管理强校、全省教育系统学雷锋先进集体,被洛阳市教育局评为职业教育全面建设先进单位。
1.2 学生情况
学校以提升办学内涵为核心,坚持改革创新,着力打造育人、专业和质量三个特色,深入开展平安校园、管理强校、校园文化示范校“三个创建”活动,实施全员育人、提升办学条件、深化校企融合、优化专业设置,取得了较好成效。 2018年招生1865人,全日制在校生人数5164人,农村户口学生占比95%以上,学生男女比例6:4,学生巩固率85%。
2017、2018年度学生基本数据对比表
年度
|
招生人数
|
在校生人数
|
毕业生人数
|
备注
|
2017
|
1678
|
4929
|
1190
|
|
2018
|
1865
|
5164
|
1203
|
|
变动率%
|
11.1
|
4.76
|
1.1
|
|
2018年毕业生规模1203人,就业人数1190人,升入高职院校70人。就业率达到98.91%,对口就业率93.1%,学生满意率达90%。
1.3教师队伍
由于招生规模增加,专任教师队伍扩大,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65人,比上年增长17%;生师比21.5:1;“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为69.5%,比上年增长2.3个百分点;兼职教师的比例为25.5%,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为98.2%,比上年增长0.6个百分点;专任教师硕士以上学历比例为15.7%,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为29.3%,比上年增长0.2个百分点;专任专业教师129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78.1.4%,比上年增长1.7个百分点。
1.4设施设备
学校通过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全省示范性实训基地”和等项目,争取项目资金1860多万元,对重点专业实训室进行建设改造,新建和更新部分实训设备,加快了实训室建设。其中,利用“全省示范性实训基地”项目资金70多万元,新建800多平方的无人机飞行训练馆,扩建航空馆200多平方;投资20多万元,完成了汽车制造与装配实训室的改造;投资50多万元,新建焊接和钳工实训室400多平方。通过建设,新增新能源汽车、商务车发动机检修、汽车制造与装备、飞机发动机维修、航空飞行体验、航空服务等实训设备900多万元。通过实施“校园信息化提升工程”,对学校数字化校园系统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改造,升级改造了网络基础设施,完善统一管理平台,提升学校信息化水平,稳步向智慧校园阶段迈进。
目前,所有专业都建有设备先进、配套齐全功能完善的实训室,共有校内各类实训室94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861.39万元,生均0.94万元,其中2018年新建实训室15个,新增实训工位280个,比2017年新增教学仪器设备1380.12万元,比上年增长19.8%。学校有纸质图书52361册、电子图书252628册,生均纸质图书10.1册、生均电子书48.9册。
2018年学校实施完成了“信息化校园提升工程”建设项目,投入588万元,现已全部建设完成,通过省教育厅验收,进一步促进了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目前,学校建成了覆盖全校的千兆主干校园网络,电信、移动、联通三条百兆光纤专线接入互联网。有线、无线、监控校内三网覆盖,主干网络可随时扩展为万兆网,有线网络校园全覆盖,无线接入点184个,已覆盖80%以上区域,校园监控210个点位。桌面带宽有线网络千兆接入,无线网络百兆接入。建有录播教室、数据中心机房、校园网络、数据中心、信息化终端设备、智慧教室、数字通讯系统、校园电视台虚拟演播室、安防监控等系统。建有涵盖全部专业和骨干课程的专业课程资源库,广泛推行网络教学模式,教师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考核评价全部采用信息化手段。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
学校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学生基本素质为基础、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整合校内各种教育资源和教育力量,不断更新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创新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制定并实施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实施方案》,贯穿到日常教学管理行为中。
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培养。对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基本国情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培养。重视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的教育,教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具有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学生文化素质培养。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素质活动,加强听、说、读、写、文学、艺术、审美等方面的训练,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能力。
学校开设职业道德与法律、职业生涯规划、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心理健康、职业健康与安全、计算机基础等公共基础课程,提高学生基本素质能力。组织学生参加河南省教育厅组织的公共基础课水平测试与专业技能考核。在校生公共基础课合格率96.3%,优秀率为30%以上;专业技能课程合格率96.8%,教学实习完成率100%,实习评价优秀率为42%;组织开展学生体质达标测评,达标率为82.5%;2018年我校毕业生人数为1203,毕业率为100%。
2.2在校体验
学校重视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需求,坚持“学生为本”理念作为学生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加强学生管理工作,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强调班主任落实好与学生谈心、与家长联系、与任课教师沟通、组织集体活动等制度。还通过定期开展学生座谈会、评教评学、学生教官进班等多种途径倾听学生的心声,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解决存在问题,提升学生的满意度。调查显示,学生对课程设置满意度97.2%,公共基础课教学满意度92.3%,专业课教学满意度98.5%,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94%。
为培养学生的业余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校开展了书法、音乐、舞蹈、摄影、乒乓球等以素质培养为特色的第二课堂,组建了足球、模特、美容、演讲、武术、航模等学生社团,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学生对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为98.2%。
重视校园安全,打造“平安校园”。面对学生定期开展安全教育、举行消防安全演习,组织逃生演练活动,学习急救知识,安全教育贯穿学校工作的始终,2018年学校安全事故发生率为零,学生意外伤亡事故为零,学生安全满意度为100%。
2018年,学校相继建成了五层学生宿舍楼一栋、两层教学楼一栋,改善了教学和生活条件。通过建设智慧教室,将多媒体教室信息化教学设备接入多媒体网络控制主机,实现教室多媒体设备自动化、智能化管理,进一步优化信息化教学环境,而广泛应用的移动端网络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了开放的教学环境,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观看教学视频、教学课件、教案、微课等教学视频,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习愉快,生活幸福。
学校继续加大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目前学校各项实训设备完善、实训场所充足,实训课程开出率100%,学生实习实训满意度98.5%。
2.3资助情况
学校严格贯彻落国家助学金资助政策,建立和健全贫困生扶助长效机制,帮助在校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严格按照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下发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量化指标,对家庭困难学生进行评选,对评选人员进行严格评议审核并签名确认结果公示,接受社会、学生家长和师生监督。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进行资助政策宣传,确保建档立卡家庭资料及时准确上报,保证享受国家精准资助政策。
2018年全年实际享受免学费7687人次,资助总金额为723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共263人,资助金额为40.16万元。2018年全年实际发放助学金2455人次,资助总金额为221.4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共253 人,资助金额为38.22万元。与2017年度相比,2018年享受国家免学费的学生增加了354人,增加金额为31.11万元。2018年享受国家助学金增加了270人次,增加金额为24.3万元。
进一步完善学生奖学金制度,对思想品德表现和学习成绩优秀学生给予奖励,标准为一等奖学金1500元,二等奖学金1000元,三等奖学金500元。2018年学校奖学金支出共计16.3万元。
2.4就业质量
学校重视学生就业工作,充分结合专业特色,依托校企合作优势,保证学生就业质量。近年来,我校不断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依托行业企业需求组织开展教学,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合作意识、敬业精神、创新能力等能够较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受到用人单位欢迎,就业质量显著提高。学生就业率、专业对口度、学生满意度和用人单位满意度稳步提升,自主创业比例逐年上升。2018年毕业生规模1203人,升入高职院校70人,就业人数1203人,就业率98.91%,对口就业率93.1%,学生满意率90%,学生就业起薪70%在2001—3000元之间。
2.5职业发展
学校坚持“德育为先、技能为本,特色强校、内涵发展”的办学理念,着力培养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通过“企业文化进学校、车间文化进课堂”,熏陶学生的职业意识;通过项目化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翻转课堂、情景教学等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开展技能竞赛月、职业教育周等活动,促进学生学技能、练技能,从而全面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发展能力。
通过开展课堂德育渗透和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将德育培养与技能教学紧密融合起来,促进学生德育素养提高。组织学生成立课外社团,开展如朗读阅读、写字写作、演讲表达、才艺练习、能力拓展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发挥个人优势,拓展自身能力,促进其全面均衡发展。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经典走入校园,学校创办“雅音社”、“博雅悦读会”、微信公众号“知学至善”,组织学生开展“读经典,承传统”活动,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和综合素养,促进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的全面发展。
组织学生2018年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河南省职业技能大赛和素质技能大赛,取得了优异成绩。其中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团体二等奖1个、团体三等奖1个,在全国“全丰杯”无人机应用大赛中获一等奖;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获二等奖1个、三等奖1个,在全省职业技能、文明风采、传统文化、素质能力等竞赛中,获一等奖6项、二等奖17项、三等奖43项,70名教师获优秀辅导教师。
2018年5月举行了2016届毕业生校园招聘会,吸引宇通客车公司、长城汽车公司、北京河南大厦、南京中图实业等省内外200余家企业到我校招聘人才,参会企业共提供约800个就业岗位,1130名在校毕业生与参会企业积极开展洽谈,其中有750名毕业生与参会企业达成初步就业意向。
3.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动态调整
学校重视专业建设发展,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特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开办专业,并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专业。建立完善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通过开展人才需求市场调研、研讨论证,对专业进行调整改造,削减更新老旧专业,新增新型专业。2018年,对原有专业进行了优化和细分,调整增加专业方向,增加机器人运行与维护、物流服务与管理等2个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增加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方向,飞机维修专业增加通用航空器维修专业方向,将电子技术专业调整为物联网技术专业方向,使学校专业设置进一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需求。
3.2教育教学改革
为促进教学质量提高,进一步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在抓好日常教学管理、督导的同时,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积极推进教学诊改工作。按照省教育厅部署,积极推进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制定了实施方案和三年诊改规划,明确了责任分工,并完成了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平台建设和基础数据的采集。6月19日至20日,省教学诊改专家组对我校进行了现场调研。11月召开教学诊改工作推进会,进一步明确阶段工作任务。
二是搭建学赛融合平台。举办了我校2018年技能文化节。文化节从4月中旬开始至5月中旬结束,举办了春季运动会、四大类65个项目技能竞赛、读书月、职教宣传周、校园招聘、社团才艺及诵读展示、航空技能展示、总结汇演等十项系列主题活动。今年的文化节相比2017年,不仅活动形式更丰富、内容更贴近,而且参与的学生更多,效果更突出。举办文化节做到了课堂内外教书育人阵地的有效接衔,让技能融入文化元素,用文化滋养技能提升,既强化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又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做到班班有选拔、人人都参与、专业全覆盖,实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既强化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的目的。
三是继续探索实施现代学徒制。学校继续以引企入校的的汽车维修企业为依托,推广现代学徒制,选拔32名学生成立了“中德诺浩汽车维修班”,由企业的师傅直接为学生传授实践技能,学生的日常学习与企业的日常工作紧密结合,实现了企业师傅就是教师,岗位工作即是学习,让学生所学的知识与工作实践无缝对接。同时积极探索基于工作室模式下的学徒制教学改革。12月,我校申报的“无人机驾驶与维修专业焦红浩工作室”通过了省教育厅评审认定,目前已建立两个名师工作室,学校内部相继成立了艺术设计部“匠造工作室”、航空工程部“无人机工作室”等校内工作室。通过工作室建设,开展师徒制教学模式,将会极大推动专业师资团队建设、课程建设和专业教学改革等方面工作。
四是深入推行信息化教学。全面推行网络化教学,依托超星教学资源库平台,学校教师建立教学网站132个,新增电子课件、电子教案,教学软件、视频、试题库等各类网络教学资源2TB,通过手机学习通平台开展网络教学,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依托教学网站,实现了我校所有课程理论考试的网络化、无纸化,提高了考试效率。
五是继续推进技能培养教学模式改革。进一步突出职业技能培养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专业、课程特色实施教学方法。实施了理实一体教学模式、项目引领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情景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模式、工作过程教学模式等,实现了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加快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目的。
3.3 教师培养培训
学校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建立良好的师资队伍保障机制,通过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提高教师教学教研能力。持续实施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确保重点专业核心师资力量,2018年通过省教育厅认定教学名师1名、学术技术带头人1名,名师工作室1名,“双师型”教师16名。各专业持续开展“青蓝工程”,共组织老教师与青年教师师徒结对10对,加快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和企业实践活动。共计6名教师参加国家、省级骨干教师培训, 5名教师参加省级企业实践活动,2名教师参加培训专家学习、4名教师参省信息水平培训、2名教师参加班主任工作能力培训,自行组织下企业实践锻炼12人,对8名新入职教师开展岗前培训。组织多种形式的校内教师培训,相继开展了全员化信息化教学能力、课程计划制订、信息化说课、微课制作等培训,全面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其中教师信息化能力培训主要围绕“学习通”教学平台课程网站建设、移动教学方法进行,全年开展教师信息化能力培训3次,促进网络教学应用水平,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得到提高。
鼓励教师参加校内外各项教学教研比赛,促进教学教研能力提高。2018年在全省中职学校优质课教学评选中,参赛三位老师分获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在省社组织的优质课和优秀教学课件评选中,获一等奖10个、二等奖13个、三等奖10个。多次组织校内教师信息化说课及优质课比赛等各类教学能力大赛,不断促进教师教学业务能力提高。
3.4 规范管理
1.教学管理情况
(1)强化常规工作的管理,保证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完善和实施日常教学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如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办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教学任务管理办法、调(停)课管理办法、教师综合业务考核办法、技能竞赛管理办法等等教学管理制度,坚持做好教学日常检查、做到有记录、有汇总、有反馈。抓好教学文件检查、听评课、学生评教、学生期末考核、教师学期综合业务考核等日常工作,及时了解教学状况,保证教学管理规范有序。
(2)常抓教学督导,强化质量监督控制。教学督导由教学督办公室统一组织协调,各职能部门、教学部门积极配合,采取听、查、评、馈等形式实施多侧面、多环节、多形式的进行教学督导。坚持日常教学督查工作,及时通报督查情况,做到每日有记录、有汇总、有反馈。即使开展学生代表座谈会,及时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和教师教学状况。达到以督促改,以改促质目的,有效促进学校良好教风、学风的形成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2.学生管理
(1)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学生管理评价体系。加大学生日常管理力度,对班级考核管理制度和班主任考核管理制度进行了改革和细化,提高了班级日常管理要求。加强对早操、课间操、宿舍卫生、晚自习、主题班会和各种活动组织开展的常规管理及检查考核。协助教学督导处做好课堂教学秩序督导,对学生上课情况进行日常检查。建立健全学生评价体系。对违纪学生进行违纪资料登记,在予以处理的同时做好转化工作;对学生中的好人好事、拾金不昧、学习进步、出勤进步、比赛获奖等内容及时通报表扬。积极推进学生养成教育,通过严格规范管理和教师的言传身教,进行学生言谈举止、穿衣叠被、爱护环境卫生、文明就餐等纪律和卫生方面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良好的校纪校风。
(2)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建立实施完善的班主任评价体系,明确班主任工作职责,发挥班主任学生管理主力军的作用。继续完善学生教官队伍体系,加强学生教官综合能力培养,达到会讲励志故事、会做思想工作、会教军训项目、会带班级活动的“四会”标准,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加强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学生会干部、团委干部和学生辅导员这三支学生干部管理队伍的模范带头作用,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目的。
(3)加强德育工作,落实“三全”育人职责。每周开展升旗仪式和国旗下演讲,组织各班定期召开了爱国主义主题班会70多次,组织清明节烈士陵园扫墓、纪念“九一八”事变教育、纪念12·9歌咏比赛等教育活动,实现了爱国主义主题教育常态化。以践行中职学生公约开展各项感恩教育和遵纪守法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告别不文明行为。开展了如“红色经典篇目诵读”活动、讲革命传统故事比赛、爱国主义手抄报比赛及爱国主义书法比赛等班级爱国主义活动,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有机融合起来。通过推行劳动值周,强化学生养成教育。对值周学生开展值周劳动教育,明确劳动意义,让学生在参与劳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3.财务管理
学校主要做好2018年预算相关业务经费的支付,做好学校各项建设项目的招投标及资金支付,完成了实训室及学生宿舍楼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完成了学校2011-2016年的审计工作。在财务工作中严格执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上级文件要求,严格执行经费预计决算制度和经费用支出的审批制度、商品采购的招标制度,做到每笔费用都真实有据,合理合法,管理规范。
严格预算审批制度,做到物品入库、发放,报销,准确及时。加强资产管理,对申购、审批、采购、验收、入库、保管、使用、更新、报废及财务结算等每个环节都实行规范化管理,做到财物相符、账物一致,把资产管理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保证学校资产安全。
4.后勤管理
健全落实各项后勤管理制度,加强校园环境卫生、卫生保洁、门卫管理、水电维护、超市、食堂卫生等后勤服务管理。进一步完善了服务设施,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定期对全校生活设施、水电等系统进行检查、维护,确保电、水、及其他教学和生活设施的正常运转。继续推行“校园一卡通”服务项目,方面师生学习生活。加强食堂、超市管理,实行米、面、油统一定点采购制度,落实食品留样、商品索证、定期检查等制度,保证食品质量和安全。积极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更好地提高后勤管理服务能力,在暑假期间,通过公开招标,引进两家餐饮公司经营;对卫生保洁、门卫等也通过招标专业物业公司进行管理,服务质量、效果良好。
5.安全管理
学校重视安全管理工作,树立安全管理意识,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成立了以校领导牵头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度,各职能部室负责人签订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明确各自安全目标责任,取保安全目标落实。学校安全保卫处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宣传,开展消防演练、安全隐患排查等活动,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加强平安校园建设。按照重点消防单位的标准,健全了安全管理履职、消防设施备案、消防安全自查记录、“六加一”工作专卷等安全档案。邀请洛阳市防火中心专家举行消防知识培训2次,培训人员600多人次;举办消防疏散演习2次,参加师生6000多人次;投入19.6万多元,完善消防设施,提高物防能力,巩固了“平安校园”建设成果。学校全年度内没有发生过一起安全责任事故。
6.科研管理和管理队伍建设
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提高自身教科研水平。完善了教师技能大赛奖励、教科研成果奖励相关制度,充分调动教师开展技能训练、教科研活动积极性。重视科研管理工作,成立了科研领导小组,定期开展教科研专题培训,指导教师开展各项教科研活动。2018年获得河南省教育厅科研立项2项,完成省级科研项目结项5项,获省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奖3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获得省教育厅优秀论文评比二等奖2个,三等奖4个;获得省教育厅优质课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1个。
3.5 德育工作
坚持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开展多种形式的德育教育活动,不断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把学生德育培养融入日常管理中,全面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主要工作有:一是发挥课堂教学德育主阵地作用。开设职业道德与法律、职业生涯规划、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心理健康、职业健康与安全等德育课程,在其它课程教学中,开展五分钟左右的“德育渗透”教学环节,将德育内容贯穿课堂教学过程中。二是组织开展系列主题活动。3月份组织开展了“学习雷锋精神,校园义务劳动”、志愿者服务大队走进社区服务等学雷锋主题系列活动;4月份组织全体学生开展“网上祭英烈"、到洛阳烈士陵园祭扫、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12月份,组织开展了纪念“12.9”学生爱国运动合唱比赛和爱国主义诗歌朗诵、书法、经典篇目诵读和讲革命传统故事、海报设计和手抄报等系列主题活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开展法制教育进校园、消防安全知识培训主题班会等。三是进一步加强共青团工作。组织召开了纪念“五四”运动暨表彰大会,对2017年度涌现出的60名优秀团员进行了表彰;举行了新团员入团仪式、全体团员重温入团誓言;校团委组织了“不忘初心跟党走,青春建功新时代”和 “新时代•新青年•新使命”主题团课等活动。四是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活动。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号“知学至善”栏目,全年共推送 “读诗”系列15期、“读词”系列13期。成立了“雅音社”,定期组织活动,开展了“读经典、承传统”的传统文化宣传教育。发挥校报、校园电视台校园文化宣传阵地作用,全年出版校报8期,播报校园电视新闻10期。五是坚持开展学生社团活动。组织开展了音乐社、书法社、汉韵社、街舞社、轮滑社、滑板社、篮球社、读书社、电商协会等学生社团活动,发挥活动育人、文化育人作用。
2018年在全省素质能力、文明风采、传统文化等大赛中共获奖22项;有10名学生荣获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文明学生”,16航空机修01班荣获省级“先进班集体”。
3.6 党建工作
进一步加强党建和纪检工作,主要开展以下工作:一是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定了年度党建工作要点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3月13日召开了党建工作及目标责任签订会议,与各部门签订了党风廉政建目标责任书。制定了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计划,组织学习了《宪法》和《监察法》,《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讲话等。二是加强党员学习教育。在建党97周年前夕,组织全体党员到洛阳党建馆和家风家训馆参观学习,开展“重温党史,砥砺前行”活动,重温入党誓词,接受党史党性教育,促进广大党员廉洁修身、廉洁齐家。8月28日至30日,组织全体党员和中层干部50人赴南水北调干部学院进行素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开展了“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学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执行情况自查自纠,全体党员签订了《严守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承诺书》。三是加强纪检监察工作。按照上级纪检部门要求,开展了纪律处分决定执行情况专项检查、整治“帮圈文化”专项排查,认真落实节日期间作风建设和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等工作部署。学校纪委书记作为学校招标领导小组副组长和招标监督小组组长参与招投标监督工作,今年共参与招标项目9个,同时还对6名中层干部进行了任前集中廉政谈话。组织开展了学校“项目建设效能专项监察”,共检查基建、维修、实训室建设、大宗物品采购等项目148个,通过项目效能监察,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工作的意见建议。四是完善党建工作制度。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的通知》,就加强支部建设进一步明确了会议制度、党课制度、组织生活会制度等。制定了《纪检监察工作制度》,明确了纪检监察日常工作规程和纪检监察工作保密制度等。五是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严格落实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凡涉及学校重大项目、重大改革、大额资金使用等重大事项,坚持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和程序,努力形成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整体合力。六是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学校制定出台了《宣传思想阵地建设和管理办法》,对宣传思想阵地的管理范围、管理内容、管理责任、责任追究等进行了明确,确保正确的宣传导向,履行好教育使命。
4.校企合作
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进一步加大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力度,各专业广泛联系行业有影响的企业开展合作,共同培养企业需要的岗位技能人才。突出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拓展校企合作广度。10月份举行了产教融合交流会暨校企合作签约仪式。来自广州、上海、江苏及省内8家企业参加。针对无人机、航空服务、机器人等新专业建设的需要,今年以来我校与上海电气智能装备研究院、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南京中图文化实业有限公司、安阳壮龙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河南大诚通用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河南友林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北京龙发装饰洛阳分公司等16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拓展了学生实习就业平台。二是提高校企合作质量。合作企业的知名度高、实力强,企业在设备、人力等投入上力度加大。郑州通航产业园区的重点航空企业--河南翔龙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在我校设立无人机实用技能创业就业培训基地;重庆宗申航空发动机公司与我校联合成立“宗申航发班”,并捐赠航空发动机1台和100套维修手册。汽车专业引进先进教育资源,联办“中德诺浩汽修班”,天津长城汽车公司向我校捐赠哈弗H6汽车一辆。电子商务专业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全省与京东合作的百所职业院校之一,引入京东电商运营平台,省财政支持资金40万元。三是加强汽车产教联盟工作。我校作为洛阳市汽车产教联盟理事长单位,积极履行职责,组织召开了汽车产教联盟2018年年会及换届工作会议,组织召开了洛阳汽车产教联盟“行业标准”专题研讨会。组织产教联盟成员赴成都和重庆参加 “汽车职业教育专业内涵提升研讨会”。
4.2 学生实习情况
严格执行《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通知》(教职成[2016]3号)文,完善了《河南省洛阳经济学校实习就业管理制度》,强化对学生实习工作的领导。各专业开展深入校企合作,联系有实力、专业岗位对口的企业安排学生开展实习。校企双方根据实习协议商定实习计划和实习内容,认真履行协同管理职责,保证学生实习安全,确保达到实习目的。2018年安排学生顶岗实习1400多人次,顶岗实习率100%。汽车工程部安排16级汽修专业156名学生前往郑州宇通、开封奇瑞进行工学交替实习,艺术设计部安排16级建筑装饰专业85名学生到洛阳元石装饰、洛阳福尚云宅装饰公司开展工学交替实习,取得了良好效果,受到实习企业一致好评。
4.3 集团化办学情况
学校积极参加省、市产教联盟工作会议,学习研讨集团化办学模式和先进经验。我校共参加7个产教联盟或行业协会(2个省级5个市级),通过学习交流、不断参与集团化办学,探索集团化办学教学方法,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我校是洛阳市汽车校企合作产教联盟理事长单位,积极发挥作用,开展多项活动,履行组织协调职责,组织各成员单位开展集团化办学。例如组织召开了2018年年会及换届工作会议,对产教联盟理事进行换届并研讨制定了2018年汽车产教联盟工作计划;组织召开洛阳汽车产教联盟“行业标准”专题研讨会,专题研讨了汽车维修行业标准、校企合作如何对接等问题;加强理事单位的相互学习交流。组织我校与洛阳科技职业学院、新安县职业高中、洛阳市商业中等专业学校等进行交流学习;承办了洛阳市“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技能大赛。
5.社会贡献
5.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学校坚持以质量求发展的思路,强化专业技能培养为主的人才培养目标,狠抓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满足企业人才需求。2018年,学校在校生规模5164人,就业率98.9%,用人单位满意度96.5%,为社会培养各类技术技能人才1300多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获得了良好的办学声誉和社会效益。
5.2社会服务
充分发挥专业实训设施及师资优势,加大社会培训工作力度,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培训,发挥服务社会职能。努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学校2018年度累计进行了各类培训1072人次,相比较上年度,整体质量有了显著提升。
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人数为642人,培训工种为汽车修理工、维修电工、焊工、美容师、美发师等五个工种,所以学员经过严格的理论和实操考核全部取得了合格证书。
我校作为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示范基地和洛阳市农村电子商务孵化基地,积极与洛阳市残联、洛龙区商务局合作开展培训,围绕电子商务、家用电器维修、形象设计、美甲、手工制作等内容开展培训。累计开展了7期272人的残疾人培训,洛龙区电商培训3期117人,提高了残疾人的生活技能,提升了洛龙区各乡镇参培人员素质,更好地服务了农村经济。
积极承办系统内职工培训工作。2018年11月27日,南阳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暨土地托管培训班在我校开班,来自南阳市社机关、直属单位及各县社负责同志共计41人参加了本次培训。
6.举办者履责
6.1经费
学校作为省财政厅全额拨款单位,办学经费按年度部门预算足额落实到位,2018年总收入5183.9万元,生均拨款2815.1万元,免学费527.85万元,申请项目专项收入3071.52万元,基本支出1310.6万元;项目投入1734.46万元。
6.2政策措施
1.加强项目建设,改善办学条件。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省发改委审批立项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项目--实训及学生宿舍楼工程,总投资2650万元,建筑面积11000多平方,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1000万元已到账,招标已经完成,2019年初动工。投资近300多万元,扩建学生宿舍、教学楼面积2000多平方。二是推进校内实训场馆建设。投资70多万元,新建800多平方的无人机飞行训练馆,扩建航空馆200多平方;投资20多万元,完成了汽车制造与装配实训室的改造;投资50多万元,新建焊接和钳工实训室400多平方。三是加快实施三个省级重点支持项目。经省教育厅等部门批准我校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全省示范性实训基地”和“校园信息化提升工程”项目,总投资1860多万元,其中省财政1364万元。上述三个项目均已按规定完成建设任务。新增新能源汽车、商务车发动机检、汽车制造与装备、飞机发动机维修、航空飞行体验、航空服务等实训设备900多万元,全面提升了校园信息化水平和实训教学功能。四是申报成功河南省品牌(特色)专业建设项目。2018年我校无人机驾驶、电子商务两个专业顺利通过省教育厅评审,总投资210万元,其中省财政支持168万元,将极大加快两个专业建设发展步伐。
2.深入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提高办学质量。根据教育部、河南省教育厅文件精神,我校开展了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制定完善了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和发展规划,划分和明确了各职能部室工作任务和分工。建立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完成基础数据的采集工作。根据目标链和标准链要求,制定了章程制度、专项规划、部门岗位工作标准、绩效考核标准,专业建设规划、专业建设标准、课程标准等,为下一步的改进实施工作的打下良好基础。
3.继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推进“三全”育人模式,明确和落实各部门、各人员的育人责任,切实开展全员育人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育素养。
6.3对口支援
作为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示范基地,学校积极与洛阳市残联合作开展职业培训,对农村贫困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提高了其生活技能,更好地支援农村经济建设。航空无人机专业则以服务三农和助力乡村经济发展为目标,瞄准当地农业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服务活动。使用无人机为农民免费喷洒农药,为农民防治春季小麦病虫害和麦田除草服务,达到了实现服务三农,支援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目的。
7.特色创新
案例一:凝心聚力,打造航空类特色品牌专业
我校的航空服务专业创办于2016年,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已成为我校极具特色的优势品牌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具有熟练技能的无人机、航空维修等专业人才,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成果和社会声誉。
一是充分调研,瞄准市场需求,创办中职类航空专业。随着我国及我省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河南经济自贸区以及郑州物流航空港的建立,以无人机为代表的航空类专业逐渐成为热门,人才市场需求巨大。而相应开办的航空专业主要集中在高职及本科院校,以培养中高端应用人才为主,而培养中初级技能型人才的中职学校几乎没有开设航空专业,成为空白,因此具有广阔的办学和就业前景。我校抓住机遇,对省内外航空企业、航空应用市场以及高校航空专业进行了充分调研,掌握大量资料,于2016年开办了航空服务专业,主要包括无人机驾驶维护、航空服务、航空器维修等专业方向。近两年来,航空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2016年招收172名,2017年招收314名,2018年达到316名。
随着近年来不断加大投入,我校航空专业办学条件逐步完善。拥有设施齐全、功能先进的专业实训史,目前建有专业实训室15个,设备380台套,实训设备总值达到752万元,能够完全满足专业实训教学需要。拥有一支专业知识过硬、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其中专业教师17名,聘请了3名行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双师型教师占60%以上,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教学经验,教学教研能力较强。
二是不断优化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模式。依托校企深度合作企业,由学校专业带头人和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组建课程建设团队,通过调研职业岗位需求,按照人才培养模式要求,优化重组教学内容,确定相关企业典型工作任务,并融合职业标准转换成专业学习能力要求,构建以典型产品生产过程、生产案例为载体的基于岗位职业能力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积极探讨和摸索符合航空专业特色的教学模式,实施以项目引领导向教学方法,重视生产性实训与顶岗实习,生产性实习实训比例达实践教学总课时的50%,学生专业技能扎实熟练,多次在省内外各类技能比赛获得优异成绩。2018年参加第三届“全丰杯”全国无人机应用大赛获得一等奖,参加“郑州市第四届职业技能竞赛无人机飞手大赛”获得优秀飞手奖和专家组成员杰出贡献奖。
三是加强校企合作办学,促进产教融合。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广泛联系航空行业内有影响力的知名企业,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使专业发展更紧密地结合区域产业结构和行业企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我校先后与重庆宗申科技、河南大诚通用航空、河南普帆航空、河南三和航空、西华九翔无人机产业园、河南翔龙航空科技等企业进行交流,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围绕实训基地建设、教师企业实践、学生顶岗实习就业等展开深度合作,达到校企深度融合、互助共赢的目的。
四是广泛开展各种交流活动和服务三农活动,扩大专业影响力。积极组织参与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不断学习先进经验,提高专业建设质量和办学水平。7月9日一12日,与河南普帆航空服务有限公司在我校航空实训基地共同举办2018年航空夏令营活动;无人机专业受邀参加2018年洛阳市暨嵩县职业教育活动周活动,展示专业技能;11月10日,与河南普帆航空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了航空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让学生了解和感知航空知识。近年来,航空无人机专业以服务三农和助力乡村经济发展为目标,瞄准航空植保大市场,着力培养具有实战能力的航空植保飞手,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活动,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免费喷洒农药,为农民防治春季小麦病虫害和麦田除草服务,目前已联系作业麦田除草业务500余亩,受到广泛称赞。
经过几年的发展,航空专业成为我校的优势品牌专业,在省内中职院校产生了广泛影响,吸引了一大批企业和同类学校参观交流,扩大了学校声誉。
案例二:融技能、素质、德育为一体,开展技能文化节
自2017年起,我校每年组织举办集技能比赛、文化宣传、才艺展示等多种形式的技能文化节活动。2018年校园技能文化节从4月中旬开始至5月中旬结束,历时一个月。在文化节期间共计举办了春季运动会、四大类项目技能竞赛、读书月、职教宣传周、校园招聘、社团才艺及诵读展示、航空技能展示、总结汇演等十项系列主题活动。技能文化节的举办,提高我校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促进重技强能的良好学风转变,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提高了办学活力和凝聚力。
一是文化节各项竞赛对接省厅四大赛项,为备赛奠定良好基础。目前,我省每年在中职学校范围组织开展有职业技能大赛、素质技能大赛、文明风采大赛、优秀传统文化大赛四大赛项,项目众多、形式多样,涵盖了中职教育的各类专业及课程,能够全面反映和衡量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因此,技能文化节赛项与四大赛紧密衔接,做到比赛内容、组织形式与省赛接轨,各专业至少组织2个以上赛项。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全员参与,精心组织,2018年技能文化节共组织了65个比赛项目,吸引了2500名学生参加,形成了“班班有赛项,人人都参与”的踊跃局面。2018年我校组织学生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河南省传统四大赛事,取得了优异成绩。其中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团体二等奖1个、团体三等奖1个;在省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2个、二等奖13个、三等奖19个,在素质技能大赛中获二等奖1个、三等奖6个,行业技能竞赛中获国家级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省级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在省文明风采大赛中,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9个;在省中华传统文化大赛中,获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70名教师获优秀辅导教师奖。
二是融技能、素质、德育为一体,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目的。举办技能文化节,充分体现了我校“德技并重、综合发展”办学理念,实现了课堂与课外育人阵地的有效接衔,让技能融入文化元素,用文化滋养技能提升,既强化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了以赛促学、学赛融合,把学生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了学知识、练本领上来。最终达到融技能、素质、德育为一体,促进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目的。
8.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1.教学诊改工作建设整体进度缓慢。教学诊改工作是我校今后长期的一项重点工作,通过建立常态化周期性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引导和支持建立完善常态化的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机制,推动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高。但由于存在教学诊改工作认识不足、阶段任务不明确等原因,整体工作推进缓慢,影响诊改工作的开展。下一步,需要高度重视教学诊改工作,明确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重要作用,明确分工任务,落实责任。积极查找存在问题,制定措施,全面进行教学诊改,不断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提高。
2.专业内涵建设质量不高。目前学校在办学设施、实训设备、信息化教学等方面已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和条件,但在教学模式改革、特色品牌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等专业内涵建设方面还较为薄弱。专业建设保障机制不够健全,专业课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深度不足,教育教学质量有待提高。下一步,着眼于“做特、做精、做强”,不断加强特色专业建设,实现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
3.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机制需要完善。长期以来,学校过多重视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重视不足,没有建立完善的综合素质培养机制,影响学生长远发展。下一阶段,以确立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工匠精神、职业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目标,制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案,建立学生品德行为标准、身心健康标准、专业技能标准、社会实践标准等综合素质发展标准,建立学生素质考核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高。
4.各专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平衡,力度不够。各专业开展校企合作不均衡,汽车维修、航空服务、机电工程等理工专业由于技能型突出,学生实践能力较强,开展校企合作力度较大,合作企业较多、影响力大,合作深度较大。但计算机、财经商贸、艺术设计等专业开展校企合作难度较大,效果不够理想。下一步,需要深入与企业开展合作,了解企业人才需求,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采用共建实训基地、订单培养、实施“现代学徒制”、专业课教师企业实践等多种形式,加强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的深度和紧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