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业教育就业政策
时间:2014-05-09 14:51:05 阅读次数:

 本期目录


● 职教要闻

1、鲁昕:建设现代职教体系解决就业矛盾的重要举措
2、鲁昕谈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 热点关注

1、舆论风暴能否破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难题
2、职教体制改革,行至水深处
3、中高职衔接的五大关键问题


● 职教动态

1、海南:贯通中职高职本科的多学制模式试点启动
2、湖北省将开展“3+2”中高职分段培养改革试点
3、河南省教育厅举办中德职业教育合作机电一体化技能大赛
4、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二维码管理学生简单又新颖


● 理论研究

1、专业教育应面向职场
2、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的若干思考


● 他山之石

1、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靠什么“创造人才红利”

2、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四融四进”力促校企零距离
3、富阳市职业高级中学:着力培养“锐蓝领”职业人


● 职苑杂谈

1、师资培训不能简单地头痛医头
2、欧阳河:中职教育痛在何处

【职教要闻】

1、鲁昕:建设现代职教体系解决就业矛盾的重要举措

教育是发展之本,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到千千万万家庭的福祉。当前教育领域正在进行的重大改革之一,就是加快建立现代职 业教育体系、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那么,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于促进就业和实现包容性增长有着怎样的意义,职业教育如何在创造人才红利和促进就业中更 好地发挥作用?为此,记者专访教育部副部长鲁昕。

记者:随着我国进入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挡期,经济增长由高速到中高速转变,建立教育与就业间的积极促进关系尤为重要。对此,您如何看待?职业教育在其中又发挥着怎样的重要作用?

鲁昕:首先,我从教育的角度,谈一谈新增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的形势。

从供给看,近几年来,我国每年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总量在1700万人左右,其中700万左右是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700万左右是高等学校毕业生,这其中高 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又各占一半。充沛的、低成本和相对高素质的劳动力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最根本的支撑因素之一。从需求看,当前新增劳动 力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仍然是十分突出的。从短期来看,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不足的矛盾。有关机构对全国100个城市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变化状 况的持续监测表明,技能劳动者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供求缺口明显加大,2010—2012年年均比率已超过2∶1的水平。从中长期来看,是产业加速转型升级与 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短缺的矛盾。尤其是一线劳动力对先进技术的适应能力日益成为产业和企业升级的人力资源瓶颈。同时,社会建设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劳动 者具备全新的知识、技术和技能结构。在上海、深圳等地调研表明,许多高技术企业一线劳动者中的90%已经需要本科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另外,从国际经验 看,青年就业问题的核心是实体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体系相互间能否形成有力支撑。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青年失业率仍然保持在个位数的国家,基本都是 国际竞争力排名靠前、实体经济发展强劲和职业教育体系完善的国家。实体经济和职业教育体系的高度相关性,使各国在应对金融危机挑战、重塑实体经济竞争力、 推进再工业化和迎接新工业革命的挑战中将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摆在关键位置。

记者: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部署,明确提出要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请您解读一下体系的基本特征。

鲁昕: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以就业为导向,特别是要服务好青年就业。统计数据表明,近几年来,高职毕业生 初次就业率仅低于“985”院校,高于“211”院校和其他本科院校,中职毕业生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5%以上,这是职业教育最重要的一个贡献。二是建立系 统化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职业教育的使命是支持国家完成工业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的技术技能积累。按照这样的要求,要把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人才培养的类型 并且是主要的类型,建立系统化的人才培养制度,打破原来职业教育“断头路、终结性”的格局,构建从中职、专科、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各个层次的技术技能人 才培养体系。三是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贯穿体系建设全过程。在办学体制上,强化行业指导、深化企业参与,推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在人才培养模式上, 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使职业教育的专业体系、课程内容和人才培养方式更加适应产业需求、职业需求。四是构建开放立交、内外衔接 的人才成长立交桥。推进职业教育体系内部有机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双向沟通,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统筹发展,要让广大学生有多次选择的机会,有多种方式 继续深造,有多样化的人才成长路径,真正建立终身学习的制度。五是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推进管办评相对分离,形成 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评估引导推动的共同合力。要扩大职业院校在招生考试、专业设置、教师聘用、人事管理等方面的自主权,推动职业院校面向经济社 会需求自主办学。同时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举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吸引更多资源向职业教育汇聚。另一方面,要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探索多元主体共 同参与办学的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多种形式,加快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允许办学者、骨干教师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

记者:围绕上述五个方面,下一步,教育部将如何继续推进重点领域的改革?
鲁昕:一是大力提升现有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完善中高职衔接体系。二是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加快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现在不 少地方政府、高校、行业企业等社会各界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地方本科高校一定要更紧密地服务地方、服务行业企业,适应新技术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为 经济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发展培养高层次技术应用人才。去年6月,35所定位于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的地方本科高校发起成立了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到目前 为止,已有超过百所地方高校申请加入。下一步,要通过试点推进、示范引领,引导部分本科高校加快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步伐。对于那些自觉按照应用技 术型办学的高校要予以制度上的支持,对于在高专、高职基础上设立的本科学校要鼓励其坚持职业教育的方向,对于办学定位不清的新设地方本科院校要明确其应用 技术型的定位,通过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让每一位学生在学校里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技术和技能,逐步实现人才培养和就业需求的无缝对接。三是要坚持职业 教育面向人人,增强职业教育的包容性和开放性。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为所有社会群体的就业和每一个劳动者职业发展提供服务。下一步将着力拓宽职业教育覆盖 面,将升学高中毕业生、农民、新生代农民工、残疾人、失业人员等群体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通过职业教育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和进城农民工有机融 入城镇化。着力发挥职业教育的扶贫作用,按照精准扶贫的思路,会同有关部门努力使每一个贫困家庭都有一个有技能、能够稳定就业的孩子,真正实现脱贫。着力 拓宽一线劳动者的职业发展通道,扩大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招收一线劳动者的比例,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社会公平。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也是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实现这一任务,需要国家的顶层设计和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创设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良好环境。

2、鲁昕谈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2014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3月25日在京召开,就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行新的工作部署。

当前,我国已提出职业教育到2020年的发展目标,即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何内涵?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如何发展?职业院校如何建设?教育部副部长鲁昕针对这些问题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现代职教体系必须对接现代产业需求

记者:在您看来,现代职教体系应具有哪些特点?

鲁昕:必须建立健全符合现代产业需求的学校和专业基本标准,改革课程和教材的内容与形式,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为此,我们加强和改进中职学校的 德育工作,制定中职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和首批100个国际水准专业教学标准,修订高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和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开发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系 统,完善全国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管理与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还遴选“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公布362种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教材。

当前,通过召开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举办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分类制订相关行业人才培养指导意见并完善行业合作机制,以集团化 办学为重点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我们正在形成密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并在逐步探索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

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学生多样化入学“六条路”

记者:学生能否从现代职教体系中受益?

鲁昕:任何教育改革都是要让受教育者受益,这是我们的基本原则。为此开展了多个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其中一项就是推进高职院校招生制度改革,建立以 “文化素质+职业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六条途径,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入学机会。学生入学后,要保障他们接受良好的、优质的职业教育,因此国家启动了职业教育质 量保证体系建设,开展了一系列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职业教育联盟等相关领域的试点和试验区改革。近年来,职业院校毕业生保持较高就业率正是深化改革取 得成效的体现。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 制度,为广大年轻人打开成才大门。

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记者:针对我国教育现状,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关键在哪里?

鲁昕:关键在于推动教育结构的科学调整。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实现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化培养的关键环节。2013年主要做了四方面工作:一是组织15个省 份35所地方本科高校及研究机构系统研究欧洲实体经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开展了以1999年新建本科高校为重点的地方高校转型发展 课题研究。二是指导和支持35所地方高校成立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组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提供决策研究支撑。三是启动了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指导意见的研究起草工作。四是广泛开展宣传,为改革试点营造良好氛围。目前已有部分地方政府和近百所地方高校自愿报名参与。

加快探索先行先试

记者:2014年职业教育改革主要有哪些部署?

鲁昕: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任重道远,要抓的工作很多,主要有:一是抓紧推进相关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的制订工作。修订《职教法》已列入计划,制定校企合作促进 办法。二是由省级政府统筹,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遴选一批行业背景较为突出的本科院校,与优质高职院校通过课程体系相互对接,实现技术技能人才的系统 培养。三是深入推进中高职衔接,重点推动中高职课程衔接和学制改革,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四是发布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三年行动计划,指导专科层次 高职院校科学定位、办出特色。五是组织开展国家和省两级本科院校转型试点,向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进行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六是 加强标准体系研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技术类型高校标准体系。七是鼓励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系统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此外,还要从职业教育关键制度建设入手,修订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健全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制度,继续实行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形成职业 教育日常管理规范;组织修订职业教育公共课程国家规划教材试点,开展职业教育专业对接社会需求情况第三方评估,继续扎实做好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工 作。

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

记者:近年来行业企业参与兴办职业教育的热情很高,国家在这方面有什么鼓励政策?

鲁昕:今年2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积极支持各类办学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举办民办职业教育;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 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探索公办和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相互委托管理和购买服务的机制。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与公办 职业院校具有同等法律地位。推动公办和民办职业教育共同发展。同时坚持以提高质量、促进就业、服务发展为导向,发挥好政府引导、规范和督导作用,充分调动 社会力量,吸引更多资源向职业教育汇聚。

中国职业教育也要“走出去”

记者:从长远看,我国职业教育还需要做哪些准备?

鲁昕:职业教育已成为衡量一国综合实力和人力资源的重要指标,中国职业教育必须“走出去”,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我们将继续实施中德、中英、中荷等合 作项目,推动中美、中澳、中非、中国-南美高职的交流与合作,推进中国高职院校与美国社区学院交流合作,开展与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儿基会等的相关合作项 目。探索与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相配套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通过向高水平的国际职业教育学习和借鉴,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数以亿 计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形成合理的教育结构,创造更多人才红利,为提高中国制造和中国装备的国家竞争实力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热点关注】

1、舆论风暴能否破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难题

3月22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峰论坛上的一番言论,使得鲁副部长上了各大新闻媒体的头条。据中青舆情监测室 提供的数据,自3月22日12时至26日,4天时间,有关其当天言论的舆情总量达到72354篇,其中微博占比75.8%,从网民观点看,明确表示支持或 者反对的比例相近。

鲁昕副部长讲了什么,招致如此舆论风暴。记者注意到鲁昕当天的讲话,主要涉及职业教育领域三大最新话题:两种高考模式(技能型高考和学术型高考)、600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职业教育以及探索职业院校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

针对这三大话题,在教育界内外引来了很大讨论和争议,使得鲁昕在3月25日召开的2014年度全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一再重申:“有些观点,媒体有误读,希望媒体不要误导。”

记者自做职业教育报道以来,一直苦于职业教育很难成为公众话题,往往偏安一隅,甚至在职业教育界内“自说自话”,职业教育界也抱怨社会戴着“有色眼镜”看待自己。

但是,最近一段时间,职业教育成了社会关注的话题之一。2月26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讲话给社会一个强烈的信号:职业教育将更受重视。

鲁昕副部长的讲话所引来的热议,又一次把职业教育话题引入公众视野,形成如此舆论风暴,这是当前社会对职业教育改革的期盼。当然,在很多专家看来,职业教育改革不是系统内的自我变革,是牵涉到整个教育系统的变革。

两种高考模式,能否破解职教吸引力低难题

“即将出台的高考改革方案,将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的高考:一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二是现在的高考,即学术型人才高考。” 鲁昕副部长解释分类高考的目的,“在高中阶段,16岁就可以选择你未来发展的模式。当然不管你选择的是什么模式,你都可以实现你的人生目标。”

分类高考是大势所趋,并且已经开花结果。

2010年颁发的《教育规划纲要》就已经明确:“逐步实施高等学校分类入学考试。高等学校普通本科入学考试由全国统一组织;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由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组织。”“技能高考”在各省的高职单独招生、对口单招中已经实施多年,2013年300余万的高职新生,有140余万新生是通过技能高 考进高职就读。技能高考不是新事物,只是有待推广更广泛、制度更完善。

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亚群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种分类考试办法更适合现代社会对人才选拔的要求,“过去是‘一张卷子考各类考生’,很难体现不 同类型高校对人才选拔的特定要求,也使高考低分者不免有挫折和自卑的感觉”。而在国际上,普教和职教两套系统分类招考已经是一种普遍做法,德国模式是其中 的典范。

两种模式的高考让专家眼前一亮,看到了高考改革未来的希望,但如果现实中观念鸿沟和酬劳体系鸿沟难以跨越,那么两种模式的高考也只是美好的设想。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研究员丁大建指出,从劳动力市场的角度来讲,增加技能型高考吸引力,改变“技能型人才低人一等”的固有观念,还必须迈过“两道 槛”。第一,从学校角度而言,办学应更遵循市场规律,办出个性和特色,与产业发展对接,形成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如此培养出的人才才能真正 被市场悦纳。第二,要变革报酬体系。职业化的社会需要科学的人才评价和合理的薪酬制度,要摆脱现有的等级化人才观,按照职业特征由市场配置薪酬。

然而,与专家的理性和从容不一样,许多人仍然担忧,很多网民对于技能型高考实现的空间抱以怀疑态度。

根据中青舆情监测室提供的数据,17.3%的网民不同意进行改革,有10.9%的网友认为,16岁学生心智未成熟,选择不能自己决定。新浪微博网友光未然 说,两种模式高考,我并不觉得必须拍案叫好。学生高中就可以选择发展模式,不过金玉其外。16岁的抉择,拼的是父母眼界。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职教立交桥能否搭建

鲁昕副部长指出,2000年后新建的近600所“专升本”的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转型,淡化学科、强化专业,按照企业的需要和岗位来对接,做现代职业教育, 重点培养工程师、高级技工、高素质劳动者等。“我们最近已经成立了联盟,已有150多所地方院校报名参加教育部的转型改革。”

“这涉及整个教育结构的大调整,这是教育部决定还是鲁部长个人的设想。”有人提出了这样的疑问;也有人质疑:“这是要将本科院校降格为职业技术学校吗?”更有人担心:“这些本科院校愿不愿意转型做职业教育,能不能够转型做职业教育?”

一直以来,职教界的难题之一是:如何搭建职教“立交桥”便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打通中专、高职、职业教育本科、硕士、博士等学历层次的通道。地方本 科院校转型做职业教育是搭建职教“立交桥”的方式之一。 有人提出了明确的反对意见,西南科技大学新闻系教授刘海明撰文指出,大学不是职业技术学校,大学夯实的是学生的知识素养和思维方式。市场缺乏技工,缺乏应 用型人才,高校培养人才时注重这方面的需求没错。按照美国一些高校的做法,本科毕业后进行为期1年的职业培训,不失为大学毕业生适应社会需求的好办法。他 认为,真正的高等教育改革,应该寻找如何缩小大学教育和社会需求的差距,而不能把高校直接降格为职业技术学校。

而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看来,地方本科院校转做职业教育存在诸多困难。在我国,高职还被作为一个层次,而不是一个类型,总体而言,一些升为本 科的院校总觉得举办职业教育层次太低,不够“高大上”。而社会上普遍的“学历导向”,使很多学校只能回报给学生一纸文凭,而没有货真价实的教育,使得人才 培养质量低。此外,学校办学自主权的缺乏,使学校无法形成明确的定位,办出个性和特色,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结构和社会需求脱节。

本科院校如何在职业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更好地搭建人才培养的“立交桥”,培养真正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能否破解职教办学僵化体制

今年2月,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要积极支持各类办学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举办民办职业教育;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 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探索公办和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相互委托管理和购买服务的机制。

“我们的院系主任可以做教师、可以做教授,也可以到企业做人力资源部的部长,我们的校长可以做校长,同时也可以到企业做CEO。这是一个非常灵活的办学体制。”鲁昕作出了如此解释,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用市场的力量来办学,是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的思想。

然而,这一言论招来了太多人的反对,甚至一新浪微博网友南宫紫府认为:“开放私立高校是好事,把高校办成企业是倒退!”

在熊丙奇看来,对职业学校实行股份制改革,值得尝试,但需要分清楚学校和企业的差别,在办学过程中,不适合采取谁出资多、谁就拥有更大决策权的企业决策模 式,而应将现代企业和现代学校制度结合起来。这次释放出的改革信号,能否真正意义上提升职业教育的层次和地位,此次职教舆论风暴能否破解职业教育发展中的 难题,这是业内外普遍关注的。正如《南方都市报》发表的评论中写道:“尽管在改革的途中,人们过去轻看职业教育的陈旧观念还将会继续出现,但只要市场的效 应得到展现,业内的评价直接出炉,职业教育的改革就会尝到甜头,家庭、学校、企业和政府的共赢局面就会出现。可以预见,只要市场能够充分发挥效力,就不必 担心中国的职业教育体系照搬德国,而只会探索出符合中国实际的另一套体系。”

2、职教体制改革,行至水深处

编者按:2010年,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在425项改革试点中,职业教育承担了其中的56项。试点工作开展已有三年,进展情况如何,存在 哪些问题,需要哪些支持,是否需要调整改革方向,对这一系列问题的回答关系到职业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是否能够取得成功。日前,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职业教育体 制改革实证研究课题组”对国家职业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期回答上述问题,为深入透彻了解、跟踪、监管各个试点改革提供依据。

职业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启动三年来,各试点地区领导重视、政策支持、经费保障到位,由上到下建立起良好的试点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形成了部司会议推动、地方文件牵动、行业组织联动、企业部分互动、学校积极行动的有序实施状况。

国家大环境、大背景有利于试点的开展,加之试点项目与地方需求匹配,因此试点整体上取得较大进展,职教发展制度初步建立,政策法规初步完善,职教体系雏形 显现,基础能力建设得到提高;在局部和单项上也有许多创新,生均经费拨款首次得到落实,兼职教师难题在一些地方破解,有些试点项目还尝试了职业教育的国际 化发展。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

问题一:试点进展不平衡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有的试点紧扣职教体制改革目标,启动快、进展多,但也有些试点才刚有动作。各试点项目在态度、力度、深度、效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呈现出东部强于中西部、高职好于中职的局面,而且试点项目的重心大多倾向于基础性建设,而非改革性探索。

各试点项目进展之所以不平衡,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成因。客观上,不同地区的职业教育基础、条件不一样,出现不平衡现象在所难免。而从主观来说,我国很多地区都有轻视技能和鄙薄职业教育的文化传统,加上劳动就业制度缺失,约束着试点大步前行及均衡发展。

问题二:需求导向待提升

一些试点地区的改革和资源整合还仅限于职教内部,在试点规划中缺少对区域产业特点、就学人口以及行业分布的分析。这种仅在职教内部做规划调整,忽视外部经济发展条件及外部资源整合的改革,很难取得实效,且易造成资源闲置和浪费。

需求导向的不足,与区域发展规划对职业教育的忽视息息相关。地方经济发展到转型期,对软实力更具依赖性,软实力中的人力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经济转型 与发展。而职业教育正是人力资源的巨大输出方,这种作用并未被地方政府充分认识,经济发展需求所激发的职教发展动力也被政府所忽视,这使得职教人士无力整 合职教外部资源,更不用提将职业教育纳入地方经济发展规划了。

问题三:实质创新突破难

职教试点项目实施的形式较为丰富,但形式丰富的背后,却是难以取得实质创新突破的现实。仅就校企合作来说,在各试点项目中探索的形式很多,但真正在制约校 企合作持续、健康发展的制度和政策问题上取得实质进展的则较少。仅有极个别地区或行业尝试了政策建设,其余大部分地区还停留在形式上,而对于校企合作税收 优惠政策,几乎没有一个试点项目尝试。这使得校企合作虽遍地开花,但合作内容肤浅、进展缓慢、效果不理想。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我们认为是一种中央与地方相互期待的心理——中央希望通过试点,以基层首创的方式,打破制约职教发展的制度障碍,而地方并没有领会到中央的期待,没有意识到试点的真正价值,仅以先前的发展成果来应对试点改革的各项检查。

问题四:内外支持体系缺失

职业教育牵涉面广、社会参与主体多、实践性强、协调难度大,因此需要强大而全面的外部支持,如就业准入制度、职业资格制度、金融制度、劳资关系制度、经济 发展战略等。在劳动力市场上,只有执行严格的就业准入制度,职业教育培养的技能人才才能真正发挥自身价值;只有职业资格制度完善、标准化程度高,职业教育 才能有的放矢;只有经济发展战略真正面向技术强国,职教改革才能有空间;只有劳资关系制度合理、技术技能人才的待遇和社会地位提高,职业教育才能真正有吸 引力。然而上述这些职教改革与发展所必须的外部支持,在我国几乎都是缺失的。 职业教育内部也协调困难,改革阻碍重重。例如,由于职教体系不完善,尽管中高职衔接“百花齐放”,但因过去对中职升学“5%”的限制,使得中高衔接在体制 上的探索较为困难,中职学生升入高职相对容易,升入应用本科却很困难,面临着体制和制度的限制。再比如,职业教育对教师和职业院校的评价基本沿用了普通教 育的评价方式,对教师重在评价其科研数量和论文成果,对学校的评价也依然是有多少博士和硕士,而非高技术技能人才。

问题五:课题化倾向明显

我们研究发现,各试点地区出台的文件多于政策,部门文件多、政府政策少,教育部门自己的文件多、跨部门的政策少,而且文件中的措施和办法缺乏可操作性,以 “力争”、“尽快”、“基本”等词汇指导实际改革。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也是深层次的,多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工具一直比较单一。从调研情况看,在 各试点地区出台的支持政策中,使用的政策工具也主要是命令、报酬和职能拓展。

另外,我们发现不少学校和单位没有树立以试点推动工作的意识,将改革试点等同于课题研究。一般来说,课题研究,即使是实证性课题,也多偏重于理论研究,而 体制改革则是实践层面的问题。这种课题化倾向,使得试点工作的实践性、可实施性大大降低。探究这种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我们认为与长久以来对职业教育的 评价机制不科学有关。

问题六:科研支撑力度不足

调研发现,各试点项目对职教科研的需求旺盛。但我国的国家级职教科研机构非常少,而地方职教科研机构的研究能力又比较弱,缺少敏锐的问题意识和深入的研究 能力。教研缺少科研的深度支撑,往往会依赖惯性思维和常规操作,沿袭传统学科体系下的教研模式,停留在经验表层。

这种科研支撑的乏力,已为不少试点地区所意识。安徽省试点项目的负责人曾反映,安徽省职教研究机构不健全,各市、县教研机构力量薄弱,从事职教科研和教研的专职人员太少,导致科研未能在试点项目中发挥引领作用。

深水区里危中寻“机”

水深更要巧渡河。对于职教体制改革试点出现的困境,国家和各试点地区有必要加强分析,于危中寻“机”,渡过改革深水区。

对策一:加强顶层理性设计

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包括法律的制定、制度的保障、体系的建构、实施及评价机制理性化等,需多方协调统筹,不能顾此失彼。以构建现代职教体系为例,必须要与法律制度、教育制度、实施与评价机制等的构建同步,只有各方面问题都逐步解决,职教体系才能顺畅发展。

职业教育的理性规划、科学设计要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求,立足于社会民主、法治化的需求,立足于人的终身发展、自由发展的需 求。要强调一把手责任,因为职教改革事关社会全局,没有统筹和主导全局的能力就无法取得突破,就会沿袭以往非系统化、片段化、零散化的特点。

对策二:调整政府机构职能

尽管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履行不到位,但有些职责却又不是政府应该承担的。应建立政府、学校、企业、社会机构分工合作、责任共担的职能体系,以转变职能和简政放权为重点,积极推动职业教育管、办、评分离,更合理地分权、放权、归权。

一要明确政府的责任和义务,通过统筹规划、立法、制定标准、整合资源、经费投入、督导等手段加强职教管理,要特别注意教育、人社、发改、财政、编办等不同 职能部门的分工与协同。政府还要调动社会力量,发挥市场作用,鼓励企业、社会和公民投资举办职业教育。二要发挥职校办学主体责任,增强办学自主权,完善内 部治理结构,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同时引导企业承担作为办学主体之一的责任。三要分权评价职能,发挥社会专业评价机构,尤其是行业组织的评价职能。四要适当 归权,针对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分离、职业教育供给资源分散、教育部门管理和人社部门管理分立等情况,有些地区发出归口管理或另设专门机构统一管理的呼吁, 但是否要自上而下或做出全国性的管理体制调整,必要性和可行性值得研究。

对策三:完善立法支撑体系

目前我国职教法律建设比较薄弱,国家级别的职教法律只有颁布于1996年的《职业教育法》一部。该法强制性不足、缺乏实施细则,很多规定无法落实。我国缺乏单项法,比如校企合作是职教发展的重要人才培养方式,但一直没有单项法支持。

进行职教体制改革,应完善法律支撑体系。第一,根据经济发展需要,适时调整与修订相关职教法律法规,制定各种实施细则,为改革发展指明方向。第二,以立法 形式把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基本方针和重大政策固定下来。第三,依据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需要,建立《职业教育法》的下位法及各单项法,完善法律保障体系。

对策四:推进职教制度建设

全面推进职教改革,既要加强顶层设计,又要尊重群众和基层的首创精神。特别是对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问题,选择部分地区和领域先行先试、积累案例,为改 革提供鲜活经验和实践标杆,是推进改革的有效机制。今后一个时期,各试点地区应站在完善职业教育国家制度的高度,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总结和推进。

试点工作应突出以下制度建设:落实招考制度改革、推进产教融合制度建设、完善集团化办学制度、不断强化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建立和完善人才需求预警与服务制度、创新职业院校的考核评价机制等。

对策五:重视制度衔接和匹配建设

职教体制改革涉及多个部门,应重视制度匹配建设。

一要加快改革劳动制度和用工制度,包括工资协商制度。监管企业行为,严格企业用工标准,保障技术工人的权益。二要构建可信承诺的实习(培训)合同制度。既 可以保证企业很好地开展培训工作并阻止其剥削学生,也可以约束学生,尤其是订单培养的学生或学徒工为企业服务足够长时间以补偿企业的投资成本,还可以保证 职业院校不在企业和学生之间谋取不当利益。三要建立技能资格认证体系。国家、企业、行业协会分工合作,设定并执行技能资格的评估和认证程序,规范企业行 为,保障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质量。

对策六:以科研指导实践

一要加强对试点项目及重点热点问题的科学研究,指导试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教育部领导曾建议当前研究的重点是: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外延及国家制度、体系和 发展路径研究;现代职业教育与现代产业新体系研究;职教发展中政府与市场、与社会关系研究;产教融合中的学校发展战略研究;多元主体办学与产权制度改革研 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国家分配政策研究;中高职衔接是现代职教体系基础的研究;集团化办学制度多元主体作用及政策研究;职业院校国家技术技能积累地位、 作用研究;建设形成尊重技术技能人才的文化价值观研究。

二要加强各地区的科研力量。密切与教育行政部门、基层学校的联系,整合普通高校、学术团体、行业企业力量,形成以教育部门职教教研机构为主体、以行业企业 和高等院校等职教研究机构为补充、既统一合作又分工协作的运行格局。建立职教教研机构与行业企业和高等院校定期沟通、相互交流的对话机制,探索“产学研一 体化”的职教教研新路。

3、中高职衔接的五大关键问题

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是两个不同层级的职业教育,两者之间顺畅地实现互通互融,对职业教育发展至关重要。在教育及职业教育 政策的指导与保障下,中高职衔接在实践层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2005年,天津市率先实行中高职衔接“技能优胜晋升”模式,凡在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竞赛 中获得一等奖、二等奖的中职毕业生,可以免试直接保送到高职院校继续深造。而北京作为第一批中高职衔接试点省市,目前也已形成五年一贯制、“3+2”或 “3+3”模式以及三校生通过全国统一高考升入高职院校等中高职衔接模式,但总体规模不大。2009年,广东省启动“中高职三二分段”试点工作,到 2012年,参加试点的高职院校有32所,规模逐年扩张。此外,广西、河南、湖北、海南、浙江、江苏等地的中高职衔接也取得了较快进展。但整体来看,中高 职衔接在实践过程中,困难重重、问题颇多,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理想状况差距甚远。

1、问题:教育层次价值取向的社会共识根深蒂固,职业教育吸引力严重不足。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一直被社会、家长、学生、用人单位,甚至是政府视为“次等教育”,这种教育层次价值取向的社会共识限制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在职业教育系 统内部,高职院校嫌弃“中职生源素质较低、难以管理”而不愿意多招。这些现象及观念使得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困难重重。

对策:本于教育原理,提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类型价值的共识。

教育的本质是使“人”成为“社会人”、“全面发展的人”、“对社会有价值的人”。本于教育原理,提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类型价值的认同,可以借鉴英国“普教 与职教文凭等值”的理念,确立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与普通教育相同的地位。同时,提升一线劳动者的经济与社会地位,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创造条件, 打通职业教育、普通教育、继续教育之间的通道,为人们终身学习提供衔接平台。

2、问题:专业设置的契合度较低,中高职衔接缺乏基础支撑。

中高职衔接的基础在于专业的对口衔接,这决定着中高职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衔接上能否得以顺利实现。现行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是2010年新修订 的,专业数增加到321个,而现行高职专业目录仍是2004年修订并颁布的,目录分设19个大类、78个二级类、532种专业。中高职教育专业目录设置的 时间、名称各不相同,且专业设置的口径宽窄不一,专业名称、分类、要求也不规范,高职专业数量远大于中职专业数量,这使得中高职衔接的基础非常薄弱。

对策:科学配置教育资源,提高中高职教育专业设置衔接的契合度。

专业设置应根据职业、行业、产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中职的专业应更加针对职业,可以按照职业岗位设置,划分更细、知识面更窄;而高职的专业针对的是岗位 群,专业划分可以较粗、知识面较宽,高职专业的设置应是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宽。中高职专业衔接宜以专业群的形式宽口径衔接,这样可以 增强中高职相近专业的相容性和衔接性。

3、问题:国家职业标准与就业准入制度薄弱,中高职衔接缺乏政策支撑。

中高职衔接首先应是培养目标的衔接,即预期的工作岗位的层次衔接,而工作岗位的科学定位在于国家职业标准。我国的国家职业标准由于在制定过程中缺乏行业协 会、企业的参与,制定程序简单,职业分类不尽合理,职业标准的覆盖率、权威性、实时性有待提高,因此难以全面指导中高职衔接中的培养目标定位。另外,《劳 动法》并没有规定在一些行业实施“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也没有规定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制度与报酬之间的对应关系,不利于中高职教育在系统 内的有效衔接。

对策:完善国家职业标准,实行行业就业准入制度,为中高职衔接提供制度保障。

国家应将职业标准提高到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在制定标准的过程中,认真倾听来自行业、企业、理论界的声音,参考国际职业分类标准,形成动态的、精细化的职 业标准制定过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对技能型岗位应执行严格的准入制度,并指导行业协会规范本行业职业技能等级鉴定标准和技能等级薪酬参考标准,建立技能 等级与学术研究等级相对应的资格聘用制度。

4、问题:课程结构衔接错位,中高职衔接缺乏内涵支撑。

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核心。理论上来讲,高等职业教育应在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按照对口专业设置课程,做到“专业有所对口、课程有所对应、内 容有所区分、知识与技能由浅入深”,但从现实操作层面来看,中职学校与高职学校沟通欠缺,各自构建自己的课程体系,确定自己的教学内容与实践安排,课程结 构错位更加严重,专业课内容重复、文化基础课脱节、教育资源浪费。

对策:做实课程衔接,推进中高职教育微观衔接与内涵发展。

中高职课程的衔接必须以专业对口或专业相近为前提。中高职院校应联合行业协会、企业、职业教育学者、课程专家共同商定、系统构建中高职课程体系,通过职业 岗位分析、工作任务分析与职业能力分析,确定出一般技能人才和高级技能人才的不同培养规格,然后再根据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确定出中高职不同层次的课程内 容。

5、问题:中高职教育科学体系构建缺位,职业教育缺乏可持续发展支撑。

在学制衔接上,职业教育体系无法与普通教育学制的上下衔接相媲美,职业教育的本科层次仍然是一道屏障。学制体系的缺失导致高职高专毕业生无法实现层次上 移,使得中高职衔接的通道受到严重阻碍。这种状况既不利于社会对不同人才层次的需求,也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最终使得职业教育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支撑。

对策:构建科学体系,搭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立交桥”。

从发达国家的高职教育来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基本上都归属于“高等职业教育”的范畴。因此,要想构建出我国完善的中高职教育科学体系,必须尽快改变学制衔接向本科层次上移的困境,搭建出中职和高职、本科、研究生衔接的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立交桥”。

【职教动态】

1、海南:贯通中职高职本科的多学制模式试点启动

近日,海南省教育厅发布《海南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及招生试点项目方案》,全面启动中职、高职、本科贯通的多学制模式试点。按计划,明年将有12%以上的海南中职生可直接升入大学。

据海南省教育厅厅长曹献坤介绍,海南现有中职在校生约17万人,但中职生毕业后无法通过高考进入高校深造,已严重制约其发展。为了给中职生提供更多的发展 选择,搭建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立交桥”,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海南今年将试点开展多种类型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招生改革,实行分类考试、综合评价、择优录 取,破解中职生的发展瓶颈。

据了解,这一试点方案共设计7种不同的中职、高职、本科贯通的多学制模式。今后,海南省中职毕业生可以通过分段培养、连续就读的学制形式,或者是通过高职、本科院校单独招生,获得升入高职、本科院校继续就读的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试点方案中有3种模式直接面对初中毕业生,分别为:“五年一贯制”培养模式,即高职院校直接录取初中毕业生,学生读满5年毕业后可获大专文 凭;中高职“3+2”连续培养模式,由与高职院校对口的中职学校录取初中毕业生,学生在中职学校连读5年并经对口高职院校考核通过后,可获大专文凭;中职 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模式,初中毕业生进入中职学校后,先在中职学校读满3年并取得毕业证书,再通过对口单招进入本科院校学习4年,毕业后可获本 科文凭。

同时,海南还将继续坚持对口自主招生,完善“知识+技能”的考核选拔方式,逐步扩大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单独招生试点规模,建立由中职学校推荐应届优秀毕业生免试就读高职院校的工作制度。

“此次试点是继去年海南实现中职学生学费全免后,海南职业教育发展的又一重大改革。”曹献坤称,海南将逐步扩大高职院校中的中职毕业生生源比例,计划至 2017年,当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含高职、应用型本科)计划中,安排用于招收中职毕业生的计划达到中职毕业生总数的30%左右,基本建立纵向沟通、上下 衔接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2、河南省教育厅举办中德职业教育合作机电一体化技能大赛

3月26日,中德职业教育合作机电一体化技能大赛在巩义市德中机电职业培训学校举办。

省教育厅在2012年启动实施了中德合作职业教育教学模式项目,进行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中国本土化”的探索实践,提升河南职业教育质量。目前共有22所学校分别参与了项目实施。

2014年,省教育厅创造性地将中德合作机电一体化比赛项目列入省级技能大赛项目。举办技能大赛是提升中职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手段,本次中德机电一体化 技能竞赛,既是对中德职业教育合作前期成果的一次展示和检验,又是继续推进和不断完善中德合作项目的一项有效抓手,因此该项目不仅为中德职业教育合作增添 新内涵,也是我国技能大赛国际化的新创举。可以说,2014年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中德机电一体化比赛,将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活动。

2013年11月,省教育厅下发《关于举办2014年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的通知》,向全省公布了2014年技能大赛将举办中德机电一体化比赛项 目。2014年1月,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公布了《2014年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中德班机电一体化专业比赛方案》。3月26日,中德班机电一体化专业 比赛正式开赛,历时3天。

首次中德职业教育合作机电一体化技能大赛,呈现出这样几个特点:一是竞赛流程的完全公开化,二是比赛任务的精细化程度高,三是比赛评判也是中德合作。为体 现中德职业教育的深度合作,本次比赛聘请德国专家作为德方裁判长,也聘请有中方裁判长,共同执行比赛的裁判任务,以更加契合中德职业教育合作的内涵。
这次大赛还要求参赛学生必须统一着装,比赛过程中工具的摆放整齐也给予分值;比赛结束,要收拾好工具,清理现场等要求。比赛的项目设计是4人的小组赛,更加注重人与人合作,强调团队的重要性,培养参赛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

3、湖北省将开展“3+2”中高职分段培养改革试点

3月20日,湖北省教育厅透露,从今年起湖北省将开展“3+2”中高职分段培养改革试点。这意味着,部分学生读完中职经考核后可直接升入大学就读。

据介绍,“3+2”中高职分段培养试点,由各高等职业学校联合本市州所属省级以上示范中等职业学校(无省示范中职的市州可选择省重点中职)共同开展试点, 前三年在中职学校培养,后两年在高职学校培养。中职学校试点专业原则上在行业岗位技术含量较高,专业技能训练周期较长,技能熟练程度要求较高的省重点(品 牌)专业进行。试点专业名称高职和中职应一致或相近。2014年原则上每市州参加试点高职学校为一所(武汉市不超过2所),每所中职学校的试点专业不超过 3个,每专业招生计划不超过120人。

相关负责人介绍,“3+2”试点教育教学与学生管理工作由试点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分段负责,“学生学籍采用分段注册方式进行,前三年注册中职学籍,执行中 职学校收费标准,享受中职教育的奖助学政策,后两年注册高职学籍,执行高职院校收费标准,并与其他高职院校学生享受同等待遇。严禁在中职学校举办高职教 育,三年中职教育完成后,按有关规定转入到相应高职学习,不能如期转入高职学校的,取消相关学校“3+2”试点资格。

4、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二维码管理学生简单又新颖

只需用智能手机扫一扫二维码,每位学生的照片、姓名、班级、学号、宿舍、联系电话等基本信息就可以马上显示出来。近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将此项“二维码管理”技术运用到了学生管理中。这既新颖又简单,学生直呼“高大上”。

据了解,这项应用的主要做法是在学生所佩戴的干部会牌(或校卡)背面印制可查询每位学生重要信息的二维码。这样不仅可以查询学生的简要信息,还能加强学风 建设,比如对晚归学生进行身份核实、对学生进行到课考勤、考试身份核对等。学生还可以利用二维码扫描直接登录教务系统,进行网上选课、查成绩、查课表。若 学生证件遗失,还可挂失进行补办,避免个人信息泄露。

【理论研究】

1、专业教育应面向职场

如何把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范围从传统的“中低层技能型人才”扩大到包括职场高端人才的“数以亿计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 素质职业人才”?国家决定“建立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也就是把 现代职业教育扩大到本科和研究生层次。这种“扩大”可以通过两条途径实施:一是坚持已有高职的办学模式,有资源和条件的高职院校“发展”到本科教育;一是 将现有本科院校转变模式,从学术、学科导向转变为求职、职场导向。前者需要获取资源,后者需要转变模式。

“中国制造”要升级为“中国创造”,需要大量的创新、创意、创业的高素质职业人才。人力资源公司万宝盛华2013年调查了全球42个国家的38000个公 司,对人才缺口进行了分析。中国被调查的企业中,35%认为招聘合格员工困难,最紧缺的前十类人才为技术员、销售代表、高管人员、销售经理、生产作业操作 工、工程师、工人、研发人员、设计师、行政助理。其中半数是由传统的职业教育培养的中低层技能人才,其他半数则是职场上的高端人才。例如“工程师”,传统 上是由普通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机构培养,而在国家新战略中,“工程师”已包括在“现代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之中了。

职业教育”一词产生于近代历史当中,专指面向职场需求培养中下层技能型人才,特别是为社会大众获得一技之长谋求职业赖以生存的一类教育。这种接地气的教育 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民生改善起到巨大作用。中国近15年高职和中职教育的发展,特别是通过示范校、骨干校的建设,充分显示了“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它所获 得的共性教育原则和模式,也向其他层次的专业教育起到示范作用。

人力资源市场“失业与职场岗位空缺”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大量数据显示产生这一悖论的主要原因是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很多大学的专业教育脱离职场,不了解 社会和产业对人才的数量与质量需求,封闭办学,自定目标,自定过程,自我评价,“自娱自乐”,造成专业教育毕业后无法满足学生就业、产业聘任和国家人力资 源战略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使所有的专业教育回到原点——职场,无论什么层次,什么专业。这也是为什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回归工程”口号的原因。

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人才培养都会有其特殊性,但所有专业所有层次的专业教育也都有共性。(1)面向职场需求。面向专业教育的顾客(学生、产业、国家)的需 求。专业教育培养人才类型、层次、数量和质量标准都是由职场需求来决定的,而不是由学校单方面决定的。(2)前瞻性。当年招收的学生是若干年后职场需要的 人才,所以专业教育要有前瞻性,要和产业紧密合作预见职场的未来需求,提前为职场准备人才。(3)职业性和专业性的统一。面向职场的专业教育中职业性应该 起主导的作用,否则会造成毕业生难以适应职场要求。(4)产学合作。把产业的需求作为自己的目标,把先进的职场文化环境作为教育的环境,充分利用职场资源 接受产业对教育质量的评估和检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上个世纪就已经把所有面向职场的专业教育称为技术与职业教育和培训(TVET)。该组织将TVET初衷定位在中下层就业教育转变成面向广 大青年整个人生的教育,从谋生的基本技能转变为高级能力和素质培养。各类各层人才的需求是由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决定的,不以人们主观愿望为转移。满足人才需 求的所有层次专业教育也是由客观社会需求决定的。学校应按照社会需求和自身资源条件决定培养哪一层专业人才。

以工程领域为例,专业人才的分布从技工、技师、技术员到技术师,从工艺工程师、服务工程师、设计工程师到研发工程师,这是一个完整的职场各层次人才的需 求,对应了从中职、高职到研究型大学教育培养目标,这些层次的教育都应该包含在面向职场专业教育的范畴。广义职业教育应当包含狭义职业教育,都是面向职场 的专业教育。

我国在面向职场的专业教育方面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十年来建设了109所国家示范高职学院和37所国家示范软件学院。这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教育示范项目,示范 软件学院都办在研究型大学。他们在理念、目标、机制、模式、过程和方法上全面展示了面向职场的专业教育的共性和结果,可以满足学生高质量就业的需求、产业 需求和国家创新人力资源战略需求,证明了面向职场专业教育的生命力和可行性。这两类示范校可以向全国示范,不仅是向自己同类的院校或专业示范,也向各个层 次的所有专业教育示范。

面向职场的各种专业教育中,就全世界范围而言,医学专业教育做得最好。无论是在卫校、医学专科学校、医学院,面向医疗卫生职场的不同层次医学人才培养目标 和定位都非常明确具体。各层次人才所需的素质、能力、知识和技能都是由职场的工作岗位需要来决定的。培养过程有学科的必要支持,但一定以医务工作者的岗位 职业性为主导。学生专业课全部在实习医院完成。而实习医院是社会上面向广大患者的医院。专业教师都来自临床第一线,医生们一方面给患者看病治病,另一方面 承担教学和科研任务,教学内容和方法完全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一体化。所以学生是在这样的职场环境中熏陶、实践、学习,成长为专业人才,并在职场上接受患 者和社会的检验。这无疑给其他所有专业教育做出了榜样和示范。美国卡内基基金会前两年曾经发表一个调查报告,对比了医学专业教育和工程专业教育,最后的结 论是全球的工程教育都应当全面向医学教育看齐。

2、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的若干思考

摘要: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措施,提出“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 的现代学徒制试点”。何谓现代学徒制,如何开展其试点,针对此问题将从现代学徒制定义与内涵,现代学徒制体制与机制构建,现代学徒制试点的策略,以及结论 与讨论等方面展开,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的职业院校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现代学徒制 探索 策略

1、引言

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并确定了具体的任务措施,其中提出“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 [1]本文认为,试点是对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深化校企合作等提出的重要课题。当今在我国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政行企校 学(生)对如何开展现代学徒制工作还没有形成共识,由此引发的政府与行业、行业与企业、企业与学校、学校与学生间的失调,特别是行业、企业、学生参与的积 极性不高,导致了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困难,基于国务院常务会议对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提出,现代学徒制已成为政府、企业和学校重点关注和研究的热门话题和迫切需 要解决的问题。

在总结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双师育人的基础上,认真研究现代学徒制的定义与内涵,结合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创新以政府主导、行业指导、 校企为主体、学生积极参加的现代学徒制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明确各职业院校的服务面向与服务域基础上,以建立校企联合招生招工为突破口,以建立稳定的 “双师”(教师与师傅)联合传授知识与技能为关键,以工学交替、实岗育人为基础,以加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为重点,以提高专业与行业契合度, 以及学生就业岗位与企业需求岗位相适应为核心,推进现代学徒制招生招工、产教结合、校企融合、双师建设、课程体系构建、学徒学籍管理、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 评价等改革与创新,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推动现代学徒制试点的不断深入。

2、何谓现代学徒制

2.1 现代学徒制定义

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学校与企业联合招生招工,教师与师傅联合传授知识技能,工学交替、实岗育人,校企联合培养行业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一种职业教育制度。

2.2现代学徒制内涵

现代学徒制是产教融合的基本制度载体和有效实现形式,也是国际上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主导模式。我国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就是通过试点旨在解决校企共同育人,培养行业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按照企业需求开展校企联合招生,建立现代学徒制制度,对学生进行双重教育与双重管理。学生在校学习时既是学校学生,又是企业的学徒工,形成专业设置与产业 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2]以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在学生毕业(学徒结束)时,实行“双证书”制度 (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以及现代学徒制技术技能积累制度;着力解决合作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缺失问题。

按照企业需求开展校企联合培养,建立校企双元育人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企业为学生提供更为宽广的学习与就业选择空间,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根 据职业岗位能力目标的不同,选择育人企业不同岗位学习。通过教师与师傅联合传授知识和技能,工学交替、实岗育人,校企建立联合培养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 条件保障等,共同制订校企双元育人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学籍管理办法、各项制度标准、考核评价体系等,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3、现代学徒制体制及机制构建

3.1 现代学徒制体制构建

(1)构建校企双元育人体制。在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下,职业院校与大型企业、成长型企业或用人需求量大的企业联合,成立校企双元育人领导小组与专 项工作组,在行业指导下进行人才需求调查研究,把专业设置、专业建设与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3]校企通过 工学结合、工作过程教学、顶岗实习及就业实习等方式,共同推进双元育人体制。校企共同制订联合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建 成一批具有行业企业特色的专门课程,编写相应教材;打造“双师”团队计划,制定和完善师傅聘用和管理办法,职业院校在合作企业中聘用技术骨干、管理精英、 高技能人才担任行业企业专门课程教学或岗位技能指导;制订相应的考核与评价体系,按市场运作的规律,建立需求—培养—供给的人力资源平台,为合作企业及行 业输送所需要的各类合格人才,为其生产经营服务。

(2)加强校企双元育人的组织制度建设。校企双元育人领导小组,负责现代学徒制试点中制定和修改规章制度,确定试点专业与岗位,对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 进行决策、规划、统筹、协调等。校企双元育人专项工作组,针对试点专业与岗位,联合开展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在此基础上,校企合作不断扩大合作 范围和领域,做好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满足学生、企业员工学习深造、终身学习的需要,形成现代学徒制的校企联合培养的长效制度。

3.2现代学徒制机制构建

(1)建立行业、企业与院校联合培养的机制。现代学徒制试点涉及的行业企业根据发展的需要与相关的职业院校联合组建二级学院(系),由行业、企业、院校管 理人员组成领导机构,做好二级学院、系的行政管理,针对行业企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设置相应的专业;由行业、企业、院校技术人员(师傅)、教师组成专兼职教 学团队,做好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等工作。其二级学院(系)将经常开展行业企业的调查与研究,与行业企业在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上积极开展 工作,校企共享人才培养、职业培训、服务行业等方面的现代学徒制红利。

(2)建立校企联合培养的学徒机制。校企合作建立“校中厂”或“厂中校”,合作双方按照合作办学者资产所有权与职业院校法人财产权分离的原则,将企业用于 教育教学的资产有偿提供给职业院校,建立校内外生产性学徒培训基地,由企业负责管理,并承担学徒指导、顶岗实训全面管理责任,职业院校将支付一定的管理 费、耗材费、设备维护费等。[4]学生利用学生与学徒双重身份,通过教室与岗位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这种螺旋式学习实训实岗育人机制,让学生经 过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知识与技能,在毕业后更好更快地进入与胜任相应的职业岗位。

(3)信息反馈机制。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必须建立一个良好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机制,对现代学徒制的运行是非常重要的。校企合作双方要时刻注意市场的变 化,做好招生招工计划与安排。在联合培养中及时掌握校企内部的管理现状,及时识别、获取相关的信息,并加以沟通,使专业设置的适应性、课程设置教学的针对 性、学徒顶岗实训的有效性能够充分的落实。校企合作的信息反馈机制包括校企双方的资源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以及现代学徒制试点中各种信息的及时反馈。 信息反馈机制要高效,一旦在现代学徒制试点中有非预期的情况发生,能及时处理相关信息,做出相关的反应。[5]

4、现代学徒制试点策略

现代学徒制试点策略的基本思路是:在明确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定义与内涵的基础上,采取校企双元育人,建立三个主体,实现四个融合,做好四个落实,开展六共同育人等策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实岗育人。

4.1校企双元育人策略

学校通过与企业签署校企联合培养协议,建立双元育人的培养机制。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由职业院校的教师完成教授,学生的职业岗位实际操作知识和技能则 由企业师傅进行传、帮、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知识与技能的完全融合。其中由职业院校教师完成的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教学由职业院校组织考核,由企 业完成的实际操作知识和技能培训则由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同制订考核标准,并由企业师傅完成对学生的考核,从而实现学生与学徒、教育与培训、考试与考核的“双 重培养”模式。

4.2建立三个主体策略

建立校企联合招生招工制度,由职业院校与企业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再由企业与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学生签署相应的培养协议,形成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师傅、在校 学生三个主体共同参与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式。三方主体的参与都基于自愿原则,三方主体的利益追求是一致的,即职业院校和企业都希望能培养出,而学生则 希望能成长为符合企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合格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利益的一致性使得三方在合作过程中都有动力来履行各自在协议中确定的义务,从而推动现代学 徒制在试点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顺利开展。

4.3实现四个融合策略

在现代学徒制试点中,探索新的学时、学制与教学方式方法,实现教室与岗位、教师与师傅、考试与考核、学历与证书的四个融合。现代学徒制的特点之一就是教室 与岗位的合二为一(实岗育人),部分课程的完成和学分的取得必须在企业岗位上通过师傅指导与传授获得,同时,职业院校师资与企业师傅的分工与合作是现代学 徒制能发挥应有作用的重要保障(“双师”传授)。现代学徒制更注重企业师傅对学生的传、帮、带,以及师傅对徒弟(学生)最终的考核,没有企业师傅的考核, 学生即使毕业了,最终也不能直接上岗,同样,现代学徒制将企业对学生的考核作为人才培养是否成功的标准。学生毕业时企业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是学生取得职业 院校学历的前提,这里的企业职业资格证书不一定是政府有关部门颁发的,但一定是行业内各同类企业所认可的,因而现代学徒制能够有效地实现学生学历证书与职 业资格证书的融合。

4.4做好四个落实策略

校企联合招生招工,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以企业学徒工身份,企业将落实其工龄计算、学徒工资、社保费用、奖学金(创业)基金。现代学徒制的这种学生在校学 习即到企业入职模式,对当前就业比较困难的中高职学生来说极具吸引力,一方面学生如果参与到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中来就解决了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学 徒工资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家庭的负担。因此做好四个落实是实现现代学徒制的重要保证。

4.5建立六共同的校企联合培养策略

校企联合培养过程中,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理论课与岗位技能课教材,共同组织理论课与岗位技能课教学,共同制订学生评价与考核标准,共同做 好双师(教师与师傅)教学与管理,共同做好学生实训与就业工作。做好六共同是实现校企联合培养,成功建立和完善现代学徒制的具体措施,在六共同中要特别注 意企业文化的体现,尤其是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学生评价和考核标准等方面,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好三方的利益。

5、结论与讨论

相对传统学徒培训,现代学徒制在注重技能传授的同时加强了知识的学习与素质的培养,从形式上的岗位与师傅传授到岗位与教室、师傅与教师联合传授,从传统的 就业培训到系统的、规范的职业教育,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终身教育。本文对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的若干思考,从探索的角度指出了现代学徒制的定义与内涵,提 出了现代学徒制体制与机制构建的初步设想,以及现代学徒制的五种策略,这对现代学徒制试点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本文思考,有利于各职业院校在现代学徒制试 点时,有个基本概念与思路,能更好地发挥各职业院校的优势和作用。成功的试点将推动职业教育由简单的校企合作办学向校企联合培养行业企业所需高素质技能型 人才发展。但是需要补充说明的一点是,现代学徒制定义与内涵是基于国务院常务会议“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这句话进行界定的,这很 可能会使其定义与内涵存在一定局限性,能否科学、准确、全面对我国现代学徒制定义与内涵进行界定,还需要在今后的现代学徒制试点中不断总结完善。

【他山之石】

1、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靠什么“创造人才红利”

具有职教本质特色的产教深度融合,是高职院校在全面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实现国务院总理李 克强在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的“让职业教育为国家和社会源源不断地创造人才红利”的必由之路。产教深度融合这一问题如果不能解决,“专业设置对 接产业需求、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就很难落到实处,高素质技术技能职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就很难实现。

由于产教融合是一种主体多元、价值诉求多向、关系交错复杂的合作形态,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最佳的产教合作模式未必完全一致,但有一点应该是统一的,即合作 主体必须有各自的利益点、必须能够获得各自的收益、必须能够促进共同发展,也就是说产教之间必须有内在的需求联系。目前,很多院校的校企合作在向产教融合 深水区发展的过程中往往感觉困难重重,究其原因,有对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思想上认识不清、重视不够的问题;有跟着市场走,缺少主动出击的问题;有不结合本 地区、本学校实际生搬硬套别人经验,“水土不服”的问题;有对校企合作的组织形态“董事会”或“理事会”这一新型体制机制理解不到位、操作无方略的问题 等,但最主要的问题是跟着感觉走,随意出招,缺乏以调查研究为基础、系统科学设计为导向的长效机制。对于制约产教深度融合的有关因素,必须结合校情进行认 真研究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适合本校实际的产教深度融合方案,才能在实施中有的放矢。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认为,必须建立促进产教深度融合的长效机制。由于学院所设专业对应的行业企业较多,建立全校统一的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难度很大, 即便建立也存在运行困难、不易操作、合作内容难以落到实处等困难。鉴于此,学院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探索实践,确立了“广泛联系、因地制宜、重点 推进、分类实施”的产教合作方略,根据合作维度和深度将合作伙伴分为松散、紧密、核心三种类型,并确立了“做大松散层、做强紧密层、做精核心层”的产教合 作发展思路,制定了“十二五”期间校企合作的战略目标和规划,在此基础上构建实施了具有企业导向、系为重点、多种形式、机制灵活等特点,包含一个校企合作 联盟、三项产教融合工程、三种校企互动机制的校企合作模式,成为解决多行业、多专业背景下高职院校建立产教深度融合体制机制的有效途径之一。

“校企联盟”搭建产教融合平台

作为一种向社会提供人才和技术服务的“特殊工厂”,职业院校的发展必然要经历激烈的市场竞争,行为受市场结构的影响。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有利地位, 兰州资源环境职院对内高度重视专业建设,注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专业管理采用星级管理的方式,并建立了以第三方评价为主体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有力地 促进了各专业间的竞争和调整,确保了学院的专业设置与甘肃乃至西部产业结构紧密对接。

对外,学院注重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和宣传。为了密切和扩大与企业的合作,借鉴市场营销中的客户回访机制,以“加强互动交流、探讨合作前景”为宗旨,学院于 2012年7月牵头组建成立了开放式、松散型的“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联盟理事会”。学院为会长单位,成员单位为与学院有合作关系的所有企 业,并专门设置了校企合作办公室,负责协调、联系有关校企合作方面的事宜。校企合作联盟运行采取每年一次的年会交流和不定期交流两种方式。

联盟理事会的主要任务,一是促进成员单位之间的信息交流,沟通洽谈合作意向;二是了解行业发展动态,研究新形势下学院人才培养工作改革的方向。目前,联盟 理事会会员单位包括气象、煤炭、地质、安全、测绘、水利等行业的413家企业。通过校企合作联盟这一平台,学院与有关单位签订了包括合作办学、招生就业、 人才培养、顶岗实习、技能培训、技术开发、人员交流、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实质性合作协议268个,有力地促进了学院与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为 产教深度融合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项工程”促进产教深度融合

为了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兰州资源环境职院把校企合作的责权利下放到系,以企业为导向,以系为主体,以专业为载体,实施了专业与产业紧密对接的企业冠名学 院、科技协同创新中心、生产经营性实体“三项产教融合工程”,较好地解决了多行业专业背景下,不同行业企业众口难调、难以做实的问题,有利于满足不同行业 企业的需求,有利于调动各系及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工程一:企业主导,共建企业冠名学院。积极推动“各专业群背靠行业、牵手一家以上知名企业、共建一所以上冠名学院”的校企联姻工程,形成企业主导的专业对 接产业新的合作机制。冠名学院依托系部建设,主要合作内容包括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顶岗实习、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近年来,学院 相继成立依托采矿工程系的窑街煤电学院、依托水利工程系的大禹学院等7个冠名学院(中心)。通过冠名学院建设,校企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业标 准、课程标准,构建课程体系,并按职业能力培养规律组织实施教学;按照企业下达的任务,近3年共为冠名企业订单培养学生688人、培训在职员工500余人 次;双方合作开发学训一体化教材30余部,合作开发教学资源库课程46门。

工程二:企业协同,搭建项目导向的科技创新平台。学院各系分别成立项目导向的校企协作科技创新平台,以企业技术革新项目为主要方向,校企协同攻关。企业既 是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又是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近3年来,学院与有关企业合作共建了气象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采矿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 7个科技创新平台;开展了“煤矿高瓦斯(突出)矿井深井开采抽采钻孔施工防喷技术研究”等12个技术革新项目的攻关研究,其中有5个项目通过技术鉴定、3 个项目获得专利。通过科研项目合作,推动了学院专业建设、教师科研能力建设和产学研合作,助推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工程三:企业指导,培育孵化产业性实体。学院以“专业与产业对接、教学与生产衔接”为出发点,引导各系依托专业优势,在相关合作企业指导下,采取自主发 展、借壳发展等多种形式,培育孵化具有“校中厂”性质、以服务教学为目的的产业性实体。学院现有自主发展、独立法人资格的产学研企业1个、借壳发展的非法 人产业性实体6个。借壳发展的非法人产业性实体挂靠有关企业,作为企业的分公司或项目部,利用总公司资质开展业务,在企业指导下按照企业的有关要求开展生 产经营,分公司员工由相关系的专业教师组成。通过培育孵化以服务教学为目的的产业性实体,为项目驱动教学、任务导向教学、顶岗实习等理实一体教学任务的实 施提供了良好条件,促进了校企在合作育人、合作生产方面的深度融合。

“三种机制”提高产教融合质量

为了保证产教融合每一项任务落到实处,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兰州资源环境职院建立了学校访企业、企业进校园、校企人员互聘等多形式多层面的校企互动机制,保障产教双方的交融互动,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增强校企双方的了解,密切校企双方的感情。

机制一:建立分层次联系企业机制,强化校企间的沟通协调。学院领导每人联系1个以上大型集团公司,系领导、业务部门领导每人联系1个以上二级企业,专业教 师每人联系1个以上车间、区队或项目部,每次联系企业需填写“联系企业工作手册”。通过建立分层联系企业机制,有效地对接了校企合作项目,校企合作项目由 学院校企合作办公室负责跟踪落实。

机制二:搭建行家里手讲台,提升学生对企业和专业的认识。一是企业高管进校园,每月邀请行业企业主要领导来校做关于企业文化、行业发展、行业关键技术等方 面的讲座,增强师生对企业文化、行业发展的了解,培养学生的企业意识,使学生心理上融入企业、价值取向上认同企业、行为特征上接近企业;二是名工程师进校 园,每个重点专业每学期聘请2名以上的企业知名工程师担任兼职教师,通过来校授课或者网络授课的方式,承担专业核心课、实践技能课教学任务,逐步形成专兼 一体的专业教学团队,使人才培养更符合企业需要;三是岗位技术能手进校园,每学期邀请3至5名行业企业岗位技术能手、高级技师,结合自身的岗位工作经历和 创业成长历程,向学生宣讲岗位成才之路,增强学生对行业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四是优秀毕业生进校园,每年邀请5至10名优秀毕业生为在校学生做报告并开展互 动活动,通过介绍自己在学校和企业的成长、发展经历和成功经验,为在校学生树立榜样,促进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态度,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机制三:构建以企业专家为主的专业建设咨询委员会,促进专业建设科学发展。气象、煤炭、水利等11个学院的专业群构建了以企业专家为主的专业建设咨询委员 会,制定了《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咨询委员会规程》,对委员会的组织构成、工作职责、议事制度、管理等做出相应规定。委员会由企业技术人员、 校内专业教师组成,行业企业人员不少于3/4。每学期由专业负责人就专业建设、改革发展中的有关问题向委员会汇报,经委员会讨论提出相关意见,经院务会审 定后实施。专业建设咨询委员会的有效运行,促进了学院在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开发、实训基地建设、产学研结合以及开辟毕业生就业新途径 等方面的工作。

2、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四融四进”力促校企零距离

近日,从江苏省教育厅传出喜讯: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的项目《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四融入、四递进、学训交互”人才 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成果总结》获得2013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这是该校继2011年之后再次获此殊荣。该校缘何能取得如此成就?为此,笔者 采访了成果主要完成人陆正清教授。
“是我院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在校企合作方面走出的一条独特的‘四融入、四递进、学训交互’之路。”陆正清开门见山地说。

陆正清介绍说:“我院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首先做到了‘四融入’,即:人才培养机制中融入行业企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岗位要求,教学内容中融入职业资格标准,专业文化中融合优秀企业文化。”

据悉,该校依托江苏食品职教集团,与“今世缘”等行业、企业,共建江苏今世缘酿酒学院,紧跟行业企业发展需求,对人才培养、专业建设中的重大方向问题进行 调整与决策,将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素质教育、课程标准、教学过程、学历证书及校园文化等内容,直接与行业企业的有关要求进行了有机衔接,共同实施人才培养。 该校开展职业能力分析,针对性开设相应的课程,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按生物技术的不同方向,科学设置并重点建设了《啤酒生产技术》等6门专业核心课程,以 适应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该校还利用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站等条件,实施了《啤酒生产技术》等3门专业课程考核与职业资格认证“直通车”。充分发挥江苏 今世缘酿酒学院等校企合作平台作用,开设《酒文化欣赏》等专业拓展课程,每年举办“啤酒文化节”并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在实训基地进行企业文化氛围布置, 模拟企业生产环境。

陆正清还介绍说:“我院在优化课程体系过程中,还与企业共同构建了‘宽平台、多模块’课程体系,实现了‘四个递进’,即课程递进、实践递进、能力递进、素 质递进。”据了解,课程递进是: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毕业辅导课;实践递进是:单项实训→综合实训→生产实践→顶岗实习;能力递进是:基 本能力→核心能力→迁移能力→综合能力;素质递进是:基本素质→专业素质→拓展素质→专业素质。

“我们这种‘四融入、四递进、学训交互’的成功之处在于和企业形成了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享的合作机制,保证了‘订单培养’的长期化、稳 定性、高效性,实现了校企之间名副其实的‘零距离’合作,使参与其中的学生、行业企业、院校得益,实现了多方共赢。”陆正清最后总结说。

3、富阳市职业高级中学:着力培养“锐蓝领”职业人

富阳市职业高级中学座落在浙江省杭州市美丽的富春江畔,创办于1958年,占地面积321亩,在校师生5500余人,系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立项建设学校、全国职业核心能力培训试点先进单位、全国职工教育培训先进单位等。

“锐蓝领”职业人,即介于蓝领与白领之间,政治思想与品德端正,技能功底扎实,职业核心能力强,收入比普通蓝领高,有持续的自我提升意识,能为未来赢得社 会地位的职业人。近年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结合自身实际,以“首岗胜任、多岗适应、终身发展”三维度为抓手,大胆探索与实践 “锐蓝领”职业人培养。通过实施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培养,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效,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之路。

“首岗胜任”——以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助推学生轻松走向职场

职学生拿什么胜任第一岗位?富阳职高曾专门问道企业,他们认为个人综合素质和工作态度比学历和资历更加重要,在众多他们 注重的因素中,专业技能占18.48%,职业道德和责任心、团队合作意识和持续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子项分别占17.69%、13.27%、 13.27%。田野式的深入调查后,学校从职业道德与精神、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3方面入手,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并以追求实训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强化 其专业技能,实现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促其“首岗胜任”。 富阳职高总结了“锐蓝领”职业人实现首岗胜任的两项标准:一是职业素养高:即认真践行职业规范、先行了解企业文化、拥有爱岗敬业意识;二是专业技能强:知 因果,对于各生产环节的实践操作了然于心,能独立而且纯熟地完成产品的生产,追求生产精度和效益。

践行职业规范,以“3Q7S管理”为抓手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 (Shitsuke)、安全(Safety)、节约(Save),对于这7项来自日企管理经验的“7S”的本义,学校赋予更为深刻的内涵:整理、整顿、清 扫强调的是规范化、标准化意识,其内在凸显的是职业习惯;清洁、素养强调的是制度化,其内在凸显的是遵守规章制度的自律精神;安全强调的是对自我、别人的 一种态度;节约则强调效率意识。以此为抓手,达到“3Q”标准,即好教师、好学生、好学校。

2008年,学校专门建立3Q7S管理组织,逐年完善工作制度,制定教室、寝室、办公室、实训室等“7S”管理标准,构建常态化的运行机制,让学生每天在 仿真化的企业环境中接受熏陶。学校还创新性地开展“3Q7S职业素养养成周”活动,即每周安排一个班学生,停课实践“五个一”,塑造一名礼仪使者、行使一 份准员工职责、设计一份职业生涯规划、了解一个企业文化、体验一周劳动艰辛。

“学生能不能为未来服务,其实是说学生有没有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能不能学到一门技术是第二位的,能够掌握做事、做人、不断进步的方法才是第一位的,职场 中,这种方法的内核就是职业素养。”在校长陆志松看来,离开车间前主动归置工具、打扫卫生、检查用电安全等规范意识就是检验“锐蓝领”职业素养的重要标准 之一。

细节是表现,素质是根本。机械、电子等富阳市支柱行业正面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人力资源调整时期,相比原本粗放式管理的员工,企业更欢迎有现代企业管理规范意识的“锐蓝领”。

养成敬业精神,理性对待职业特性

“不能够迅速去适应环境已经被视为个人素质中的一块短板。我们设计体艺课和文化课为专业岗位服务,为的是消除初涉工作时的不适,缩短学生适应岗位的时间, 同时,在每一次的适应性练习中让他们更明确将来要从事的工作会存在哪些困难,应该如何去克服。”陆志松认为,“锐蓝领”首岗胜任的前提是能理性地认识岗位 的特性,在明确自己的职业选择后将其视为终生的事业。

培养敬岗精神,除了要理性分析岗位特性之外,还要对企业文化的特点有所了解。为此,学校每学期都会邀请各大企业的管理者进校园作宣讲,让他们与学生互动、 交流。在学校学习的前两年,众多企业家的宣讲报告为学生打开了了解行业现状和发展方向的窗口,提前了解不同类型企业间的管理风格和企业精神,也更方便学生 在二年级学期末选择适合自己的实习企业。

提升专业技能,追求实训效益最大化

目前,学校的课时重心不断地向专业技能实训课倾斜,实训教学时数占到了学生专业总课时的50%以上,高二年级保持在80%以上。杭州小拇指汽车微修有限公 司、浙江金火机床有限公司等十多个校内企业化实训基地镶嵌在教学楼之中,价值2000余万元的实训设备让学生触到了本专业前沿技术的“身影”。2007 年,学校开始实施名校集团化办学,与100多家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办学关系,为学生顶岗实习和工学结合提供广阔平台。依托校内企业,实行产学结合;依 托职教集团,实施工学交替;依托校外企业,推行顶岗实习。

“促使学生打好专业技能功底,难的不是投入硬件设备和建设实训场所,而是怎样让实训变得更加有效,在最短的时间内让他们理解为什么这么做、怎么做。这也是 ‘锐蓝领’与普通操作工不同的地方,他们在接受了系统的学习之后,看问题和解决问题时会进行连锁的考虑。”陆志松说,学校把“最大化实训效益”的切入点集 中在了教学内容上,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以专业对接产业、以课程对接岗位、以教材对接技能。与教学内容相配套,学校同时积极改革评价模式。
多岗适应——以职业核心能力笑傲职场
“优越的职业核心能力与深厚的专业技能功底一样重要,它们就像傲行职场的两条腿,缺一不可。职业核心能力可以使职场人在变化的环境中很快地重新获得所需要 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它是多岗适应的基础,也是‘锐蓝领’的独有特质。”校长陆志松说,富阳职高将职业核心能力分解为自我学习、与人交流、与人合作、信息处 理、解决问题、数字应用等6大模块。多年来,围绕6大模块职业核心能力的开发,学校不断进行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2004年,由实验班到全校,自我辅导教 学逐步推进;2008年,学校申请成为全国职业核心能力示范培训试点单位,职业核心开发逐渐向学科渗透,教学的基础从学科导向转为职业活动导向;2009 年,创造性地开展学生职业素养实践周活动;2010年,高二年级开设《与人沟通》、创新创业等职业社会能力课程。富阳职高总结出“锐蓝领”多岗适应的措施 和相应能力:开展“自我辅导教学”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开设“《与人沟通》课程”提升学生与人交流能力;开展“职业活动导向教学”提升学生职业核心能 力;采用“现代学徒制”和“四位一体”实训模式提升学生职业核心。
行为导向——倒逼教师变革教学方法
“当时觉得学校只是搞个噱头,参加培训就当完成任务。”“叶昌元老师的报告确实很精彩,培训结束后,我们互相瞥苗头,真的要动刀子舍弃多年的授课模式 吗?”回顾2008年参加职业活动导向教学培训的场景,富阳职高的教师至今仍觉得不可思议,不经意间已然亲历了学校的“教改奥运年”。
职业活动导向教学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好教学任务,以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在团队学习中自主地完成,并且在师生互动的交往情境中,让学生“学会做 事,学会生存,学会与他人交往”。这种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势必要求教师转换角色,从课堂的主导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主持人、引导者,转变为学生 学习的咨询顾问。学校在2008学年的第一学期展开了第一轮培训,在骨干教师中选派人员参加国家职业核心技能师资培训,再组成以他们为主体的讲师团队,培 训学校其他教师。2011年,对引进的新教师集中开展第三轮培训。
如今,不论专业课还是文化课,教师的教案中总有类似“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能力”的教学目标,在一次次的探索中,这些目标落实到了具体的教学实践 当中。“以前备课,总考虑给学生讲什么,现在备课,总是想着让学生做什么。事先把自己的教学设计在脑子里过一遍,想想还有哪个环节能够更多地渗透职业核心 能力的锻炼。”任教电子课的张毅老师一语道出了其他教师的心声,他们同时也欣喜于现在课堂的变化。
自我辅导——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
每堂《哲学与人生》课开讲之前,陆志松都会腾出3分钟,按学号让2011级电子技术应用班的两名学生上台“播报新闻”。自从上课增加了这个环节后,该班的 学生去阅览室更加勤快了,因为他们要提前准备搜集素材,报纸、杂志、网络,对比分析多种媒体对同一事件报道的角度。陆志松说,“有时候学生会记差一些数 据,也会因为紧张磕磕绊绊吐字不清,但我更注重他们搜集、分析信息的能力,有一颗关心国家大事和身边事的心。”
如何将这3分钟背后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演化为持续的自我要求?早在2004年该校就摸索出了一套经验:开辟了一块“自我学习”试验田,确立高一的若干班级为 课题“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自我辅导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的实验班。在卢仲衡先生提出的启发引导、阅读课本、自做练习、反馈校正、课堂小结等5个流程构 成的基本式自我辅导模式基础上,结合专业课特性形成灵活式自我辅导,结合项目教学形成综合式自我辅导。
“在学期末时,我们发现实验班无论是文化课还是专业课,测试成绩都要略高于平行的参照班,此后,我们在全校范围内推广自我辅导教学,引导他们养成阅读、自 练、自检和思考等自学习惯。”课题负责人赵玉星介绍道,自学能力如同打开知识和能力宝库的钥匙,根植于学校的自学习惯让富阳职高的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 持续获益。
当学生的学习方式被一点一点地从“被动的地平线”上撬起,教学也产生了事半功倍的成效。余凌洁是2011级财会电算化1班和2班《与人沟通》的任课教师, 她说第一学期讲完基础知识后,都是学生在推着她继续上课,“高二的第二学期末,因为要面试顶岗实习企业,一开学,学生就会主动要求我多安排关于面试、沟 通、人际交往的职场教学环节。我们集体看《职来职往》、《非你莫属》等求职视频,按第一学期讲授过的交往、沟通、礼仪等的常识给节目中的应聘者挑刺。”财 会班的学生会从报纸上选择几则招聘启事,有银泰百货公司的收银员、有平安人寿保险公司的会计,这些都是学生心仪的岗位,他们邀请余凌洁扮演企业的面试官, 在教室里模拟开展招聘会。三人一组,轮流应聘岗位,其他学生全程现场观看,他们会记录“应聘者”哪里不得体,琢磨“面试官”的提问,思考如何回答“你期望 的薪水是多少”、“与老员工意见不合时怎么处理”等问题。
终身发展——以创新创业教育与职前职后一体化培训奠定其基础
“人的发展是多元的,‘锐蓝领’的‘锐’字含有独特的意思,我们希望从学校走出去的学生能在职场和生活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校长陆志松说。
30年来,毕业生博得的“浙江省首席技师”、“某集团董事局主席”、“富阳市‘十佳’优秀青年企业家”等职称、荣誉让学校在培养“锐蓝领”职业人的目标 中,探索完善出了4种通道:一是技能通道,学生毕业时即为中级工,再晋升为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二是技术通道,学生从技术工人起步,逐渐成为工艺员、 技术员、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三是管理通道,学生依然从技术工人起步,逐步成为班组长、工段长、车间主任、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四是创新创业通道,在学校 接受创新创业教育,孵化创业项目,走向社会后直接创业。为学生培养终身发展能力、“首岗胜任”能力、“多岗适应”能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完善职前教育; 拓展职教服务范围,实施职后教育。
完善职前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在路上
2010年申请成为浙江省首批创新创业试点学校之后,学校的第一步专项工作就是成立“创新创业办公室”,由其牵头设立创新工作室和创业咨询室。借助于创业 咨询室,使《创业教程》的教学更加紧密地结合创业的实际过程,从创业规划、初选项目、组建团队、筹措资金以及开办企业的流程等,对学生进行创业指导;通过 创新工作室,把《创新教程》教学与“五小”结合起来,同时也把创新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好的创意、作品和产品,作为创业课程的创业项目来进行实训。应用于生产 的“渗锌炉总控制台”就是从创新思路落地成创业项目的实践产品。 “手握式打孔笔”、“全自动无尘埃黑板擦”、“辣度测量筷子”、“小火力冲锋鞋”……创新创业办公室几乎每周都能收到一摞《创新金点子》征集表,不仅有项 目名,学生还会阐述自己的操作思路。
“创新创业教育能给予学生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养成改造、完善事物的习惯。反过来,这样的习惯会促使他们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成为持续自我‘充电’的动力。 对于‘锐蓝领’而言,创新创业精神是在人生征途和事业上的一种不断进取、不断学习、不断超越的精神;对于学校而言,加强对每个人这种精神的培养,将其内化 为人格素质,才是创新创业教育的真正目的,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参编和执教《创业教程》的副校长赵玉星说。
为此,学校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课程体系,高一年级开设《创新教程》教学,高二年级开设《创业教程》教学,每年定期举办创新创业技能大赛,组织学生与创新创 业成功人士现场对接,建立“金火”、“小拇指”、“金利”等校内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经过多年的实践,学校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增强,思维越来越活跃,创业 意愿不断提升。2012年学校有36人次学生参加浙江省、市18项创新创业技能大赛,有23人次获奖;2013年,学校师生代表参加浙江省中职学校创新创 业大赛均获一等奖,在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成果展上,该校选送的参展作品荣获金奖。另外,师生发明成果丰硕,有15项科技创新成果荣获国家发明专利。
开辟职后教育——搭建“一站式”培训平台
25年前,现任浙江富春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的孙伍铨毕业,和大多数蓝领一样,他是一名普通电工。“1996年,公司引进三菱的单片机,大家都懵 了,谁也没有接触过这个需要靠PLC编程控制的机器。”孙伍铨的第一反应就是跑回母校请教老师,“得知我们电子专业的毕业生集体面临一次行业内的技术改 革,学校马上组织了培训班。”这次培训是孙伍铨及其校友职业生涯的第一次分水岭,集训结束后,大家都得到了所在公司的重用。
类似的“应急救火”事件让学校萌生为毕业生开辟职后教育平台的念头。2002年,学校与原劳保局下属的富阳市职工培训中心合并新组培训处,面向全体学生办学,形成全日制与业余教育相结合、职成教并举、产学研一体的办学格局。
如果说就职前的学校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必要基础,那么入职后按其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要求,开展以工作岗位为导向的职后教育则是实现其终身发展的接地气 的实践。2008年第一期维修电工高级技师培训班的学员中,富阳职高的毕业生就占到了一半以上。现为浙江省首席技师的张文其也是那个班的学员之一,从中级 工到高级技师,“回炉”完成一站式培训。和张文其、孙伍铨一样,现任富春江集团的副总经理朱荣彦、浙江上游纸业电器主管洪胜等,他们的求学、一站式培训也 都在学校完成。
看到高技能人才培训对于当地企业的发展意义后,2009年,学校率先在富阳建立高技能人才“全国统考富阳考点”,使学员在“家门口”就可以进行人力资源管 理、维修技工、钳工车工、汽车维修等各工种的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等考证。学校将服务范围辐射到富阳整个大市,每年的社会培训达8000人次以上,为创 新培训模式,分别搭建3个工作平台:面向企业,建立富阳市职业经理人俱乐部;面向社区,建立富阳市社区工作者俱乐部;面向农村,建立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管理 员工作平台。

【职苑杂谈】

1、师资培训不能简单地头痛医头

当前,中职学校师资队伍还存在很多问题,一部分教师没有企业实践经历、不了解企业生产实际情况、专业知识与现代技术不能 有效对接;另一部分教师虽有企业背景和经历并且技能水平较高,但存在着教育教学方法相对落后、专业教学理论知识相对匮乏、缺乏教学经验等问题,实际的教学 效果并不理想。对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来讲,师资队伍整体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以改革教师培养、评聘和考核为核心,注重提高教师的德育工作能力、专业教学能 力、实训指导能力等综合素质。”如果中职师资培训仅为提高学历水平或提高技能水平,简单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到头来只能是事倍功半。随着国家中职改革发 展示范学校的建设,中职学校应以此为契机,根据示范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要求,抓好“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和专业教学能力培养、建立教 师考核评价体系以及激励机制。 
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和专业教学能力培养 
当前,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重点强调实践能力和专业教学能力的培养。 
1.通过校企轮训,促进教师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 
校企合作办学是促使教师深入生产第一线的最佳途径,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突破口。校企合作过程中,专业教师必然要了解和掌握生产过程,掌握企业劳动组织 过程、岗位技能和规范,以及企业文化等,这有助于提高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使之逐步成为“双师”素质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在师资培养 过程中,必须定期把教师送到相关企业的生产部门(车间)进行锻炼,跟班生产,进行专业实习和技能训练,以胜任岗位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深入企业了 解岗位规范,了解岗位职责、生产流程,并在多岗之间轮岗实践;了解企业培训的步骤和流程,进行岗位分析、业务流程分析、人员级别分析、关键能力分析等。通 过培训,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很快将企业所学与教育教学相结合,不断提高教学方法设计、课程开发、授课技巧、教学评估等工作能力。 
青岛工贸职业学校成立了模拟工厂校企轮训教师培训工作站,教师在学校实训车间经过指导学生、辅导大赛等工作锻炼后,定期到企业参加工作站的顶岗生产学习。 在学习期间,教师按照企业的要求跟班生产,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按照企业的要求进行考核,由企业根据教师工作情况发放一定金额的补助。企业详细记录教师在 此期间的工作情况,学习结束时由学校和企业联合考核,考核内容是按照企业的生产要求加工一个完整的产品,根据产品的质量情况进行考核,企业根据教师的水平 决定是否开展下一步高层次的合作。通过学校模拟工厂(车间)培训和企业顶岗生产培训,教师岗位技能提高很快。 
此外,中职学校还要大力提倡教师参与科技服务与开发活动。科技服务与开发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所职业学校可产生多方位辐射效应,促使教师向 “双师型”发展。开展科技服务与开发活动,既加强了与生产科研部门的联系和合作,也为教师创造了生产实践和继续提高的机会和条件,帮助他们开阔眼界,了解 市场需求,从而加快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改革。 
2.开展实践性生产活动,进一步提升专业教师实践能力。 
校企轮训对于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较好的效果,但随着教师技能水平的不断提高,这种被动的培训对教师的技能提升空间不大。因此,必须让教师主动参与生产 实践活动,特别是利用好校内模拟工厂车间,让教师从对外承接加工业务开始做起。从图纸分析开始,价格谈判、制定工艺、操作加工、产品质量检验和最终交货等 全部过程由教师参与处理。只有这样深入接触生产性环节,教师才能更加“成熟”。青岛工贸职业学校模拟工厂数控车间的教师们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对外生产活动, 承揽企业零件加工。开始时,废品率较高,生产效率较低,但随着生产的深入,废品率逐步降低,最后控制在企业要求的范围内,效率也不断提高。通过生产锻炼, 使教师们对生产工艺、产品质量的控制方法有了新的认识和提高,生产能力提高很快。 
此外,参加技能大赛或者辅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也是提高教师教学改革能力的重要途径。技能大赛是对专业综合理论和综合技能的考核,大赛标准对接行业标准, 使专业技能训练具有完整性和针对性;大赛内容对接岗位标准,引导学校革新课程内容。同时,技能大赛的考核方式将彻底摧垮传统的学科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 引导教师深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使适应大赛要求的任务驱动、一体教学模式成为主流,多学科综合理论和实践能力培养教学成为方向。作为专业 教师要想使自己辅导的学生在大赛中取得良好成绩,必须不断提高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和教学改革能力。 
创新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 
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一方面要加强考核,另一方面必须建立健全各种激励机制。 
1.创新教师考核评价机制,从根本上保证教师培训质量。 
在教师培训过程中,如何加强对教师的考核是影响教师培训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许多教师在培训中往往是走形式,关心的是吃住和玩得怎么样,把培训费交完之 后,剩下的事情就是等着拿证,或有的教师假借外出培训之名忙于自己的事情。因此,教师培训必须建立考核跟踪体系,在培训过程中给每一位教师建立一个档案, 内容包括入学考试、中期考试和结业考试成绩,平时学习情况和每天出勤情况等。培训结束后,实行教考分离,加大考核力度,引入行业考核或第三方考核。培训部 门或企业要将其档案上交有关主管部门后转到教师所在学校,其成绩作为考核评聘的依据。 
①引进行业进行考核。作为山东省金蓝领培训基地,青岛工贸职业学校每年对外开展培训。为了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使教师在培训中能够自觉地学习,真正地提高 技能水平,学校引进行业协会参与培训和考核。整个培训从计划的制定、项目的实施到最后的考核,全部由行业协会组织教师实施。在培训中,教师们认真地练习, 按时完成任务,表现出空前高涨的积极性。 
②引进第三方进行考核。青岛工贸职业学校教师近年来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了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如何鉴别教师的实际能力,学校采取引进第三方 考核的方法,即由一所专业相同、水平较高的职业院校或者企业对教师进行技能测试,从出题、监考到成绩评定全由第三方完成,学校最终根据结果确定教师的等 级。 
2.以人为本,建立教师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 
①中职教师应当具有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要合理评估自己专业发展的状态和水平,增强对未来专业发展的规划意识,对所从事的教学工作具有接纳和肯定的心理倾向和能力。只有具有专业发展自主意识和能力的教师,才能自觉地、不断地促进自我专业的成长。 
②在学校管理层面上,应该根据不同成熟度、不同成功类型、不同成长期对教师制定不同的激励措施。一方面通过建立外在的督促机制,使专业教师达到规定的要 求;另一方面以政治待遇激励、心理情感激励和经济待遇激励等建立内化的能动机制,提高专业教师参与培训进修的自觉性。青岛工贸职业学校把教师培训考核成绩 与待遇挂钩,对于参加培训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在经过学校引进的第三方考核合格之后给予一定的补贴;同时开展首席教师评选,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 
③在地方政府管理层面上,应该从中职教师的专业标准、专业制度、专业培训和专业待遇等方面,加强对教师的宏观管理,以促进其专业化发展。青岛市教育局为了 鼓励年轻教师快速成长,开展青岛市青年教师优秀专业人才的评选,每年500名左右。同时,在政策上给予职业学校教师一定的倾斜,文件规定各职业学校在推荐 人选时,专业课教师应占一定比例,其中“双师型”教师和专业技能突出或大赛成绩优秀的教师可优先推荐。这些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年轻教师的积极性。

2、欧阳河:中职教育痛在何处

近年来,中国对职业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并提出初中毕业后一半学生向职业教育分流的目标,以期调整高中阶段的教育结构,为中国制造的产业转型提供技术人才支持。
然而,美国斯坦福大学、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发起,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实验经济研究所参加的“农村教育行动计划” (REAP)发布的研究报告却显示,不断扩大的中等职业教育并未达到预想的效果。2114万中职学生平均辍学率10.7%,西部61%的学生在中职毕业前 离开学校。入学一年后,中职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大幅度退步;相较同等水平的普高学生,中职学生所谓的专业技能也无实质性的优势。中国政府对中职教育的大规 模投入正在打水漂。
中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症结究竟何在?中职教育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改革?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南省教育科学院研究员欧阳河近日接受财新记者专访,就中职教育发展给出学界的答案。
财新记者:你怎么看REAP的研究结果?你对中国中职教育的整体判断是怎么样的?
欧阳河:我觉得REAP的结论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虽然中国也有一些办得比较好的中职学校,但中国的中职教育现阶段确实面临四大问题:
其一是教能过剩。招生难的背后是大量学校培养能力过剩。在“普职比大体相当”政策的驱动下,地方政府采取了许多举措,学校也把招生任务摊派给教职工,每人 一定要招生多少人,完不成任务的教师甚至不能续聘。招一个学生发给劳务费400到1000多元,许多学校仍然以难以为继。有个老师到一所初中去招生,门卫 拦住说,学校有规定,捡破烂的和中职学校招生的不准入内,老师感到几乎颜面扫地。
其二是质量难保。由于相当长时间以来,发展规模压倒了提升质量,加上投入长期跟不上规模发展需求,校企合作缺乏制度保障,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许多学生感到在学校学不到东西,学生流失率高其实就是质量不保的反映。
第三是不够公平。为了提高中职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档次,多年来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采取建设示范性学校、重点专业、实训基地、技能大赛的办法配置公共财政等 资源,与《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的要求、与政府提供均等公共服务的承诺相左。这使得学校之间、专业之间的办学条件和水平 差别越来越大。中国教育的不公,我看主要不在招生领域,而是学生不得不到三六九等公办学校接受三六九等的公办教育。
最后便是效率不高的问题。最突出的,是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找到对口工作。所学难以致用是学习的最大浪费,也是教育最大的浪费。同时,在项目建设中,许多设备设施的低利用率也不是个案。
财新记者: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应该继续普及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到高中后再分流,以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数学、科学认知等素养。你也提到中职教育教能过剩的问题。在你看来,整个职业教育体系中,中等职业教育究竟应该是什么位置?
欧阳河:我认为中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到了做大调整的时候了。从国际经验看,欧盟职业教育结构体系中,中职学生在高中阶段学生人数中的占比超过了50%,但是 高职的占比很小。澳大利亚政府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取消了几乎所有的技术中学,把办学的重点放在中学后的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北美高职的占 比大,但是中职的占比非常低。新加坡也将中职规模控制在30%以内。
我国初中后、高中后都提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规模大体相当,中职、高职的规模都很大。这样的分流比例,在发达国家中几乎难见。结构的矛盾就凸显出来了。我认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过程中,中国应适时减少中职规模,维持高职的现有规模。
将来的中职教育,主要举办技能、技艺性强的专业和青春性职业的相关专业,如戏剧、运动、艺术、导游、动画设计等。这些人才需要从小训练,高中毕业以后再学就太迟了。或需要高中阶段毕业就从业,年龄大了不适合从事的专业。到底减少多少,怎么减,需要测算和科学论证。
财新记者:现在学界、业界一提到中职改革,就立马会给出“校企结合”的“标准答案”。但校企结合在大多数地方似乎只是走个形式。例如我们在采访中看到,一 些学校以定向培养的名义招收学生,第三年顶岗实习时送进企业,实习期结束后学生留厂工作。但这些“合作班”并没有按照工厂要求有特别的课程设置,也没有企 业的工程师出现在学校的课堂上。怎样才能真正激发企业的积极性,让企业深入到职业教育的过程中?
欧阳河:我认为企业缺乏合作育人的积极性,问题主要不在企业,而是政府缺位,没有建立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其实,校企合作有办学的问题,有育人的问题,有 研发的问题,等等。这些合作项目中,有一些是可以通过市场调节,有一些是应通过政府调节的,如学生实习,属于人才培养工作,是教育事业,是公共服务,而法 律并没有规定企业提供公共服务的义务。教育是需要成本的,学生在校学习,政府提供了服务,并支付了成本。但是,学生到企业实习,绝大多数地方政府和学校都 没有支付成本,企业怎么会有积极性呢?因此,国家建立校企合作育人的成本分担机制,政府支付学生实习的部分成本是当务之急。
财新记者:在你看来,中职教育下一步究竟该怎么办?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公共政策,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真正让农村学生受益?”
欧阳河:我认为应该从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缩小中职教育规模,减少过剩教能,在此基础上增加投入,加强学校内涵建设,使职业教育供给规模与技能型人才的就业需求规模大体相当,职业教育吸引力与普通教育大体相当。
二是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纳入公共政策体系。就像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那样,建立企业参与育人的成本补偿机制,使企业乐意与学校合作育人。只有这样,我国才能真正建立起世界一流的产业工人培养制度。
三是完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与监控制度,确保学生能够学到东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产品的服务质量,如公办学校的教育质量难以保障是相当普遍 的。因此,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建立了教育质量监督和保障机制。如英国,1992年通过立法将教育标准局从教育部独立出来,成为中央政府对全国教育质量进行监 测的机构,直接对议会负责,具有很大的自主权和权威性。我国职业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建立之日,也许就是学生流失率减少之时。
四是调整公共财政政策,均等配置职业教育公共资源,使规划纲要提出的“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成”为现实。2002年国务院就做出决定,省市自治 区政府制定生均经费标准,按生均经费拨款,这是一项均等配置职业教育公共资源的好的举措,但是,至今还有10多个省没有执行,仍然按照项目、重点、骨干等 申报审批的方式配置,就挤占了面广量大的农村职业学校应得的公共资源。
五是深化政校分开,管办评分离的改革,提高职业教育投入产出的效率。打破利益格局,动真格地去行政化,将办学自主权还给学校,教学自主权还给教师,学习自主权还给学生,职业教育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
六是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其实是一个历史范筹,随着城镇化加快,农村职业教育就会逐步消亡。完成工业化的国家就没有什么农村职业教育,只有 农业职业教育了。中职教育和义务教育不同,受教育者已经具备到城市去上学的能力,不必就近入学。因此,不必再规定每一个县要办多少所、多大规模的职业学 校,这样反而阻碍农村的孩子接受更好的职业教育,而是打破城乡界限,以省和地级市为单位布局职业教育,办在城市的职业院校,也要为农村服务。
记者点评:在人们的印象中,职高、中专早已是被正规教育“淘汰”的“问题学生”集散地。在没有质量监控体系、没有校企结合教学模式的情况下,盲目向农村学 生、城市流动儿童扩大职业教育,反而造就更严重的教育不公。这样的职业教育,根本无法为弱势家庭学生提供足够的阶层流动的动力,更无法支持中国产业结构的 转型。中国的中职教育亟需改革重塑。